冈波巴大师选集讲记第十七回 般若波罗蜜多(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第十七章   般若波罗蜜多 六、般若波罗蜜多 颂曰: “功德过失及思惟,体性类别及区分, 以及各各之性相,了知及修行方便, 如是以七种义理,诠释般若波罗蜜。” 第一、般若波罗蜜之功德 一个大乘菩萨虽然具有布施乃至禅定波罗蜜多之修持,但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多,他还是不能成就一切智位的,何以故呢?这就像一群盲人,如果没有向导去领路,是绝难达到目的地一样。《圣集颂》云: “万千诸盲人,无眼难识路, 不能抵目的,若人无般若, 亦如无眼然,仅具布施等, 其他之五度,不具般若故, 则无眼无见,不能证菩提。”(...
阅读全文
冈波巴大师选集讲记第十六回 禅定波罗蜜多(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第十六章   禅定波罗蜜多 五、禅定波罗蜜多 “功德过失与思惟,体性差别及性相, 增长及清净方便,以及果报【之利益】, 七事说禅波罗蜜。” 如果只是具有布施等波罗蜜多而缺乏禅定,就难以制伏此心之散乱及放逸。由于此心容易散乱及放逸的缘故,心中的烦恼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你看,确实。那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烦恼,那烦恼一生起的时候,就不想干呐,是不是?就干起没劲,啊。所以要有禅定对治这些烦恼、散乱。)《入菩萨行论》云: “若人之心意,时常散乱者, 必为烦恼缚,不能得自在。”(这里有个注解。)*...
阅读全文
冈波巴大师选集讲记第十五回 精进波罗蜜多(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第十五章  精进波罗蜜多 四、精进波罗蜜多 颂曰: “功德与过失,体性及差别, 分别种种相,增益及清净, 及其所得果,以此七义说, 精进波罗蜜。” 精进之功德 一个人如果能行布施和持戒等波罗蜜,但不能精进,那就表示他是一个懈怠的人。懈怠的人是不能够成办善事、利益众生和成就菩提的。(就是要精进啊,精进就是多多的做啊。)《智海请问经》云: “懈怠的人是不能成就布施乃至般若的。懈怠者是不能利益众生的,对他们来说菩提是极为遥远的。”(这意思就是说啊,这是一条通往成佛的路,你要赶紧走才...
阅读全文
冈波巴大师选集讲记第十四回 忍辱波罗蜜多(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第十四章  忍辱波罗蜜多 三、忍耐波罗蜜多 颂曰: “过失与功德,体性与分别, 示各各性相,增长及清净, 及所得果报,以此七种义, 略说忍辱度。” 不能忍耐之过失者:一个人如果具足了布施和持戒,但是不能忍耐,他就仍是会发怒的。一旦发了怒,过去由布施和持戒所积聚的一切善根,在一刹那间都破坏无余了。(所以要忍耐,而且要恒常地持戒,也要忍耐力,是吧。)《菩萨藏经》云: “瞋怒能消毁百千劫内所积聚之善根。” 《入菩萨行论》云: “千劫所积聚,布施供养德, 及种种善行,一念瞋心起, 皆摧毁无余。&rd...
阅读全文
冈波巴大师选集讲记第十三回 持戒波罗蜜多(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二、持戒波罗蜜多        颂曰: “戒相过失及功德,持戒体性及支别, 各各分别之性相,增长功德及清净, 持戒果报等七义,解说尸罗波罗蜜。” 不持戒之过失 如果只有布施而无持戒,则不能获得清净之人天身。《入中论》云: “若人折断戒律足,纵能布施享受用, 终亦堕落恶趣中。”(你像你布施了,积累很多资粮,但是你如果不持戒,福报享尽,还是会因为不持戒造恶业,种下恶因,堕落恶趣,是不是啊?) 若不持戒则不能与正法相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