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布施波罗蜜多
下面当详细讨论六波罗蜜多之内容。
一、布施波罗蜜多
颂曰:
“思其过失及功德,及其体性与差别,
开释各各之性相,增长及清净方便,
所得果报等七事,【摄说布施波罗蜜。】”
我们应该思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布施之功德,就会时常遭贫穷困乏之苦。大多数悭吝之人,都会堕入饿鬼道,纵得投生为人,也会贫贱苦恼。(从佛门的因果来讲,获得财富就是靠布施,获得健康也靠布施咧。你看看,你要布施力气呐,要出力锻炼呐,要付出力气锻炼就会健康。如果一天到晚不想动,你不会健康,啊。布施力气也能获得财...
阅读全文
第十一章 总说六波罗蜜多
行菩提心学处有三;
一、增上戒学,
二、增上心学【或禅定学】;
三、增上慧学。
《菩提道灯论》云:
“行菩提心者,其要有三种,
戒定慧三学,应勤学修习。”
增上戒学是指布施、持戒和忍辱等三种行持。增上心学是指静虑【或禅定之】学处。增上慧学是指般若【或智慧】之学。精进则可属于五度中任何一种。
《庄严经论》云:
“能仁以六度,说戒定慧三学,
前三度属戒,后二为定慧,
精进通三者。”
《摄颂》云:
“布施持戒及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
如斯六种波罗蜜,行菩提心学处也。”
《妙手请...
阅读全文
第十章愿菩提心之学处
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应该趋入菩萨学处。(哼,那我们这些很多汉地的这些居士啊,发菩提心,发愿菩提心他就不去学了,哼哼,然后办了个皈依证,了事,号称居士。皈依了。应该依止上师,趋入这个菩萨学处。)此又可分为愿菩提心学处及行菩提心学处二者。颂曰:
“此心终不舍众生,常思菩提心功德,
精勤集聚二资粮,时时修观菩提心,
善恶八法知取舍,此五事中摄尽之。”(哈哈哈哈,啊!)
这就是说:
(一)此心若不舍离众生,就决定不会丧失菩提心。
(二)若时常思惟菩提心之功德,就不会于菩提心退失。...
阅读全文
第九章 论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体性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志取圆满菩提。如《现观庄严论》云:
“发心为利他,志取大菩提。”
现在由三方面来讲述菩提心:
(一)用譬喻来讲说,
(二)用地界来讲说,
(三)用性相来讲说。
圣无著菩萨于《现观庄严论》中,曾用譬喻来解说从凡夫位一直到成佛之间的各种菩提心。颂曰:
“地金月与火,库海及宝藏,
金刚山药师,日歌如意宝,
王库与大道,车乘及喷泉,
谷响江河云,喻凡二十二,
【阐说菩提心】。”
这二十二个比喻是要和这些比喻配合起来解说从最初发心志求菩提,一直到证取法身中间经过之五...
阅读全文
因搜狐博客限制太多,在新浪博客能发的文章,在搜狐博客跟本不能发。所以暂停在搜狐博客发文。想看三昧禅院文章的朋友今后可到三昧禅院新浪博客阅读。
三昧禅院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iputi
三昧禅院网站:http://www.sanmeichanyuan.com/
阅读全文
最新评论
把每一片花瓣放在旋律中畅想[
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
博主文笔工夫不错,分析的很透
能得到你的支持是我的荣幸
文章我喜欢的,我下次还会回来
不错,很好,经常来看的,潜水
看文章要留言,呵呵
过来围观一下,留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