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瑜伽之七支供
发表于:2011年01月02日  分类:如是我闻  添加评论   

    戊二(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请转佛陀教化轮支;六、祈请不入涅槃支;七、回向支。

  金刚乘道的方便可谓多之又多,加上无需历经艰难困苦,完全是利根者的行境,所以具有广大心力者通过积累资粮、不断修学,在一刹那中也可以圆满显宗在一大劫中所积累的资粮,依此即生当中便能获得解脱。无上密宗的福田中堪为之最的也必定是指独一无二的金刚阿阇黎,所以七支供也附在上师瑜伽后面来讲。积累资粮的无量法门全部可以包括在七支供之中。(以前有个人啦,不是说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后面说,可以不经过艰难困苦的修行就能成就的嘛?不是有个人说过这样的话吗?他是根本就没看懂。第一、金刚乘道的完全是利根者的行境。你是利根者吗?而且同样需要积累资粮啦!而且他之所以不需要累劫的苦行是指无上密宗中的福田,堪为之最的是因为有了金刚阿阇黎啦!)

  己一、顶礼支:

  观想自身化现为成百上千无数无量刹土的微尘数,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也与自己一同顶礼,念诵下文:
  舍 我身化为尽刹尘
  无边无数而顶礼
(大家不要产生一种误解,就认为密宗啊靠观想这种方便能成就。观想如果没有具备真心诚意,观想是没用的啦!观想是建立在真心实意的基础上啦!如果你还在时时刻刻修观想,而你又没有丝毫身语意上对上师、对金刚阿阇黎进行顶礼,顶礼就是恭敬啦。没有半点恭敬谈什么观修啊。哦,我只是观修对上师恭敬顶礼就行啦,心里想想对上师观想恭敬,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实际的修行中根本就不理睬上师,不需要恭敬,哪有这样的人啊,是吧!哪有这样的可以成就的人啊!你在修观想的时候就是在训练着自己身口意恭敬。)

  一般来说,修行引导没有完成五十万遍的人,顶礼与皈依偈等合在一起来修也可以,尽管也有这样的修行传统,但是这里作为真实顶礼的引导,与上师瑜伽合在一起来修是最为适宜的。(这也就说明观想、皈依修多少万遍,他最终的目的还是上师瑜伽,是吧!如果你一边观想修行、顶礼皈依,观想着皈依、观想着顶礼,而在实际生活中、实际修行中从来就不去恭敬你在观想中的对境,那不是假的吗?假的又怎么会得出真实的结果呢?这就像凡夫一样的啦,凡夫中间互相打交道啦,他只想想,他说:我每天都在观想着赞扬你,给你钱。我每天都观想我给你好多钱用咧!但实际上他一分钱都不给你,那不是假的吗?那你也可以回答他啦,我每天都在观想着把天地间的山珍海味供养给你享用咧!虚对虚啦,我答谢了你啦!这不就是有一个笑话嘛,有一个人到了一个饭店里,那个饭店里的老板请他吃饭,就把那个菜啊、饭啊搞出来但是不给他吃,只给他闻一下。这个闻一下就比你那个观想还是具体一点啦!闻了一下之后就要向这位顾客收钱。那个顾客问他:你怎么问我收钱呢?我又没吃你的。他说:你闻了我的一下啦,你就享用了啦!”“哦!那个顾客也聪明。好!他把他的那个袋子拿出来在这个老板的耳朵旁边摇了两下,那个金币呀就在那钱袋子里哗啦哗啦响了两下然后就走。老板说:你没有付钱啦?”“我怎么没有付呢?我付过啦!我在你的耳朵边上摇啦,你听到了钱的响声啦!我闻到了你的饭菜的香,你就听见我的钱响。是吧?一个道理啦!你们说:你看我对上师、佛陀多么恭敬,我天天在修观想!然而你在真正面对上师的时候半点恭敬都没有,你还在那趾高气扬。你对上师真的恭敬吗?密意中所有的观想都是为了让你落实到你的身口意的行为上的一种方便。是因为你在身口意行为上没有做到,先让你这么观想,观想纯熟以后,你肯定会要落实到你的具备行为上。而不要像那个饭店老板一样的闹笑话。你如果对待你的上师和佛菩萨、对待佛法也用这种态度,那上师和佛菩萨也同样会像那个顾客对待那位老板一样的,仅仅让你听听钱响就行啦,那就仅仅让你想象一下佛果就行啦,你真实的享受佛果是没有的。)

  顶礼的时候,身顶礼就是指身体作礼拜;语顶礼是指口中念诵顶礼句或祈祷文;意顶礼是指满怀诚挚恭敬的心意念:上师您无所不知,我全心全意依赖您。(现在有些人啦他愿意对着我去磕头去顶礼,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对他的吩咐他就不愿意听,那有什么用啊?与其对我磕头一万遍,不如真实的按我说的做,那样才是真恭敬。恭敬要从内心中生起,是要落实在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行为上。)并观想我与一切众生一同顶礼等身语意三门集中精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不这样,而是一边顶礼一边东张西望,胡言乱语,心不在焉,当右方有人来来往往、说话交谈时,眼睛与心思便转向右方,结果双手也就合十到左脸颊上面了;当左方出现类似的情况,眼睛心思又转到左方,这样一来双手又合十到右面颊上了。(他是要你全神贯注,恭恭敬敬。这样做就是要在你的相续中培养一种真正的恭敬,然后再依教奉行上也完全和踏实的依教奉行。)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思想涣散、随境所转,只是身体在那里东倒西歪地进行顶礼,除了自己的身体白白受累以外没有任何实义。(那么同样也可以告诉大家一句啦,如果你的顶礼做得再标准,如果你的心里没有恭敬,没有在你的一言一行上体现出你的恭敬,那你的顶礼依然是没有用的啦!)
  不仅如此,而且顶礼的时候双手必须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绝不可以掌心毫无空隙地并拢或者仅仅以指尖接触等等。如《大解脱经》云:如莲花待放,合掌于顶上,无量身云聚,敬礼十方佛。如《功德藏》中说:并非随意身顶礼,心间合十恭敬相,合掌当如莲花苞,或如嘎乌盒之形。接着依次下来,合掌在头顶清净身障,合掌在喉间清净语障,合掌在心间清净意障,然后五体投地。所谓的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五体着地而礼拜有清净五毒烦恼的障碍、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等必要,因此我们要这样来做。站起身时腰应挺直,(说你们多少次啦,站起来的时候腰是直起来的,而不是弯着起来的。)身体站立双手合掌,再按照前面那样重新匍匐顶礼。如果双手没有按照要求认真合掌而只是甩动一下,膝盖及额头不接触地面仅仅弯一下身,站起来时腰也不端端正正挺直,这样弯弯曲曲来作礼等举动都是大不恭敬的表现,所以绝对不允许。佛经中说:以弯曲顶礼的异熟果,将来转生为驼背者,也就是背上长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们是希望获得功德而顶礼的,如果转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丑陋身体,顶礼也就大可不必了。所以,顶礼的数目不在于多,最重要的是每做一次礼拜都要尽力做到正规、如法、准确。如果考虑顶礼轻松省力而在陡峭的山坡或者某种依靠物的上面等顶礼,没有少许实义。
  当今时代有些人前去拜见上师等时,首先做一稍微如理的顶礼后,再屈身问讯两次,据说这是对重要人物的恭敬礼节,没有智慧的大多数人居然也跟着去学,这简直是荒唐至极的行为。作为求法者,甚至对顶礼的方式不懂,也必须要通过在上师面前听闻而了知,懂得之后要做到随时随地念念不忘而实际应用。即使是这般简便易行、浅显易懂的法,但如果不实际去修持,那么求得佛法也没有任何实义和结果。
  所以,身为求法学法者,包括做一次顶礼在内的一切行为都要远远超过那些不懂正法的人。(就是从细小的一个行为开始。)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来到鄂巴上师面前求法,当时鄂巴上师正在为众多僧人传讲《二观察续》。米拉日巴尊者从远处参拜。鄂巴上师也满面笑容脱帽还礼,并且说:传法间歇的缘起也很不错,看样子,那边的人作礼的风格是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传承的顶礼方式,去问一下他是谁?本来,依止上师后求法要像氆氇染色一样与以前截然不同,殊胜上师的行为如何,作为弟子也要原原本本地随着学。例如,将氆氇放在染料当中,虽然所染成的色彩可能有好坏的差别,但是氆氇又怎么可能与先前没有放入染料中时相比没有改变呢?当今时代有些人,法倒是求了不下百次,可是自相续与从前比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所作所为和世间俗人无有一点一滴的差距,这种人就叫做佛教油子,或者失毁誓言之因,(他肯定会失毁誓言的,这样的人。)正如所谓的佛法可以调伏恶人,却无法调伏佛教油子,酥油可以软化坚硬的皮革,却不能软化装酥油的皮壳。这类人虽然已经听过善法的利益、罪业的过患、佛陀的功德等等,但始终认为这只不过是那样说说罢了,在他的相续中根本生不起少许的定解和信心。即使圆满正等觉亲自降临对他也起不到作用,邬金莲师也曾说:切莫摄受佛教油子之眷属,切莫亲近失毁誓言之道友。(你看,失毁誓言就是违犯显教的戒律,共同乘的戒律,就叫做失毁誓言之道友啦,也就是犯戒的人啦!同时也不要摄受那些佛教油子。)
  因此,就算了知一句正法的意义也必须要知道融入自相续而实地修行。(就是说,如果顶礼也好、闻法也好,不论是做什么也好,就包括前面的观想啦、皈依偈啦你念诵多少遍啦,如果不能融入自相续去实地修行那一切都没有了实义。我确实也碰到过这样的人,他大礼拜也修了不少,动作也很标准,他求法真的是求了不知道多少次啦,上师也拜了很多,这个上师那里亲近、那个上师那里亲近都去拜啦,可是他的自相续真的比俗人还差,在世俗人中间算起来还是非常差的人格,这种人不要去亲近他。这种人啦上师也不会去摄受他,他是佛教油子。)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观察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进而效仿随学,正如世间的俗语也说: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自相续取受上师所拥有的内外密功德,需要像泥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
  本来所谓的顶礼也只是一种恭敬尊重的形式,所以顶礼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而且各个地区的顶礼方式也无定法,然而在这里,对于上师依照佛经中的顶礼方式而讲的言教,自己本来一清二楚,可是却以轻轻松松投机取巧或者摆出傲慢自居的架势而不认真顶礼,就证明是不恭敬顶礼对境的轻蔑态度。(什么叫做不恭敬顶礼对境啊?你的对境就是上师啊,你不恭敬上师啊,顶礼都没顶礼好。那么他批评的着重点是在轻蔑对境,也就是你不把上师放在眼里。那么同样啦,如果上师的言教你不认真的去实践、不认真的去执行,那同样也是轻蔑上师啦!)因此我们必须了知好似付税一样的相似顶礼只能给自己带来过患而无有任何必要。(不情愿嘛。)相反,按照要求如理如法地进行顶礼有无量的功德。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你看,要得好多次王位啊?只要一次如理如法的顶礼。其实不止是密宗啊有这种殊胜的方便,从佛教创立起就有这种方便。你如果对佛陀、对上师真正生起恭敬顶礼一次,那么获得的福德啊那是没办法量。因为你身体下所压的微尘你量的清吗?量不清嘛。别说身体下,你就是手掌下的微尘你都量不清,是吧!微尘数量。能够获得这么多数量的转轮王位。那么对于殊胜福田的恭敬,可以说是利益无法想象。是吧!)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你看,还不能达到顶礼功德的边际。)此外,经中说:佛陀的无见顶相是从恭敬顶礼应敬之上师士夫中得来的。(你们想获得佛陀那样的成就吗?无见顶相啦,都是从恭敬顶礼上师士夫得来的啊!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啦!)也就是说,顶礼是形成究竟圆满正等觉无见顶相的因。(也就是恭敬心是因啦!)
  己二、供养支:
  如前面供曼茶罗的时候所说将自己实际拥有的财富以正规、如法、清净的方式,心里无有吝啬的束缚、不带有矫揉造作、故意卖弄的心态而摆放整齐,把它作为所缘对境。接下来观想鲜花、薰香、酥油灯、香水、神馐等,以及无量殿、地方豪宅、经堂、轮王七宝、八吉祥徽、十六金刚天女等轻歌曼舞,弹奏特有的乐器,将天上地上琳琅满目的一切人天供品,以追随普贤菩萨的幻变供养方式来作供养,也就是说,凭借普贤菩萨的等持力,自己心间放射出等同于百千俱胝无量佛刹尘、五颜六色的光芒,每一光端又化现出一尊与前面相同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位心间也都放射出与前面一样的光芒,并且光端又幻现出无数不可思议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尊也都以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的供品供养十方佛及佛子,这就是所谓的普贤云供。(供养佛陀同时也供养佛子啦!)这样尽己所能意幻供养的同时念诵下文:
  陈设供品意幻定
  供印奉献现有物
  只要自己具备供养的能力,那么诸佛菩萨肯定具有享用的能力,(就是说,不怕你供养的东西如何的珍贵,你有能力供养,佛菩萨肯定有能力享用。)因此凡是世间界中有主、无主应有尽有的人天受用,我们都观想拿来作供养。自己有多大的观想能力,就幻化多少来供养,从圆满资粮的角度来说,这种意幻供养与真实财物供养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不必认为自己没有供养的资具,其实,随时随地,自己别人所拥有的一切资具或者说凡是当亲眼看见万事万物,心里首先观想:供养三宝、供养根本传承上师。甚至见到路边涓涓流淌的清清小溪,或者遍满鲜花的一方平原等任何赏心悦意的事物,都要意念供养三宝,这样观想在不知不觉当中顺便就可以圆满资粮,所以我们一定要这么去做。(这里要讲清楚一点啊,如果这句话碰上了一个聪明人,世间聪明的人,他就会想啊:要得,这样供养蛮好,我就蛮喜欢这样的供养。哈哈,反正我自己的钱我一分不拿出来。自己也不愿意真实的做一样,就把这些观想啦天天去想天天去想。你这样的观想就没有用了啊。如果一个人他所观想的修行和他实地的能做到的修行如理如法的相融在一起,这样观想和实做就无二无别。但是如果观想和实际行为脱离啦,那观想就是假的,因为你已经生起假心了啦!你看,我要供养,可以。我把任萍的财产全部供养给上师、把某某的供养全部供养上师、张弦供养的东西观想着供养上师、自己的也观想着供养上师,然而他就不愿真实的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供养。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从这种观修的供养中获得利益的啦!就是说,观想是为了让你的心生起,你必须有这种真心啦。你有了真心,你还不会实际去做吗?必须是真心实意的观想啦!)
  己三、忏悔支:
  痛心疾首地发露忏悔从无始以来流转轮回迄今为止自己能回忆、不能回忆所造的堕罪,也就是身语意三门所造的十不善、五无间、近五无间罪、四重罪、八邪罪以及掠夺三宝财物等一切罪业,痛下决心从今以后永不再犯……(近五无间罪:与五无间罪相同的五种重罪。哪五种啊?污比丘尼、(你去奸污比丘尼)杀见道菩萨、(你杀了明心见性的那些菩萨,登地的菩萨。)杀有学僧伽、(只要那些僧伽真正在修行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有学。是吧!他尽管没有明心见性,但是他已经取得一定的学问或者是境界、一定的道心,所有都属于有学僧伽。)夺僧伽资具(把修行人的东西抢夺走)和拆毁灵塔。这都是近五无间啦,就是与五无间一样的罪啦!那么那些对道场挖空心思算计的人、窃夺道场财产的人,犯五无间啦!如果是修行人砍下来的一根柴,你把他抢走,仗势把它拿走,犯五无间啦。相反,你要真的爱惜众生,去把这根柴要回来,那是爱惜他别犯五无间啦!明不明白啊?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坐在那些大修行人的首位,有罪的啦!比如说,如果上师的位子你去坐或者一大群上师啊、智者啊来啦,在那个时候你坐在首位,有罪的啦!)2.享用密咒师的财产;(那些密咒师的财产你去用。)3.不居比丘顶礼之前;(你看,出家人、修行人在顶礼的时候你不站在他的前面。比丘就是修行人。)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这是重罪啦!四重罪啦!八邪罪:1.谤白法;(谤白法就是毁谤正法。)2.赞黑法;(就是赞叹那些邪法。)3.障碍行善者积资;(有人要积累资粮啦,你去障碍他,八邪罪!)4.扰乱信士之心;(那些信士相信佛法,你把他的心搞乱使他对佛法不再信任,那就是身语意三门任何一种啦产生这种效果。所以修行人,特别是出家的修行人,现比丘相的修行人啦特别要谨慎自己的身语意啦,你的言行啦如果让信士退失了对佛法的信心或者是对佛法产生误解,这都是有罪的啦!)5.已入密乘者背弃上师;(已经进入密乘的人啦,背弃上师是什么?就是离开上师、舍弃上师。八邪罪啦!)6.已入密乘者远离本尊;(这种人倒不是很多。)7.已入密乘者脱离道友;(八邪罪啦,好容易犯的。背弃上师、脱离道友,你只要生这个心,我不再到这个道场来啦,不再理这个师父啦,也包括不理这个道场的师兄道友啦,就犯这两条!连犯两条。)8.已入密乘者舍弃坛城。(对密宗坛城,他舍弃。)这几条罪过啊都是要忏悔的,我们不要做。)就像前面念修金刚萨埵之引导中所讲的那样,以明观四种对治力而忏悔,接着观想一切罪障在自己的舌头上汇集成黑团,通过福田(皈依境)尊众的身语意放射光芒照耀,由此就像洗涤污垢一样净除了罪障。之后念诵:
  一切三门不善业
  光明法身中忏悔
(忏悔也同样是心法啦,要从心上生起啦,从真诚心上生起啦!)
  己四、随喜支:
  对于诸佛为了利益群生而广大的去弘扬佛法、一切菩萨的广大行为、所有众生随福德随解脱分的善法,以及自己过去所积累的、如今正在做的、将来必定行持的一切善根,都诚心诚意、满怀欣悦而随喜,并念诵:
  随喜二谛所摄集
  一切善业之资粮
  具体来说,九乘次第的一切法无不包括在世俗、胜义二谛当中,所以我们要随喜的就是二谛所包含的自他一切众生有漏与无漏的所有善法。
  如此随喜,功德无量:
  从前,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供斋四个月,并供养一切受用。当时,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里想:这位胜光王也是由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这样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又遇到释迦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如今仍然积累这般广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她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随喜,因此获得了无量福德。(你看,在那个时候的众生啦,她都有正知正见,她都知道荣华富贵怎么来的。)
  世尊对这一点清清楚楚,在傍晚回向功德时问国王:你所积累的这份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获得福德更大的人呢?
  国王说:谁的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
  于是世尊先念那位贫女的名字做了回向。连续三天一直都是这样作回向的。
  为此,胜光王十分不悦,便与诸位大臣商议对策。国王问:如何才能使世尊不这样作回向呢?(国王的心量太小啦。)
  大臣们献计献策:明天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的时候,当许多饮食溢到器具外面以后,如果那些乞女来要拾取,我们就连赶带打,这样定会有效。
  这般商定下来,到了第二天那位随喜供养者的贫女又来拾取溢出来的食品时,受到阻拦并遭到殴打,不由得生起嗔心,结果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做了回向。
  所以说,善不善的差别丝毫也不在言行举止上,而唯一凭着自己的这颗心来定,正如前面三令五申所强调的那样,当见到他人行持善法时,如果以清净的心态来看待别人的一切善举进而诚心诚意欣然随喜,并将它的善根回向圆满菩提,那么你所积累的资粮绝对远远超过以竞争心对待他人行善或者以傲慢心想我定要做如此善事等等装模作样地行持为希求现世名誉、世间八法毒气所充斥的广大善法,(关键是心啦!)关于这一点佛在《教王经》中做了详细说明。恰美仁波切也说:听到他人行善时,若舍不善嫉妒心,并以欢喜心随喜,佛说获得同等福。(关键是清净心!以清净心、欢喜心随喜,说不定你还超过那个真正在做的人。)《汇集经》中也说: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三千大千世界啊、须弥山啊都可以量得出来,到底有多大。这个随喜到底有多大啊,那就没办法衡量啦!只看你的心啦有多清净。如果你真正是以清净心、欢喜心去随喜任何一次善举、善法,你获得的功德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啦!)因此说,这种随喜是事半功倍的法,所以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付诸实践。
  己五、请转佛陀教化轮支:
  当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等一切肩负广大利他重任的正士因为众生的逆行倒施及忧心劳身而生起厌烦,不讲经说法而安住寂乐境界的时候,观想在他们面前我幻化出百千俱胝无数身体,供养佛教轮、珍宝等,祈请他们出来弘扬佛法,并念诵:
  祈请常转三乘法(就是祈请他们常转三乘佛法。)
  总的来说,一切佛法可以包括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当中。或者将它分为:集聚招引外三乘,(大家聚集起来、招引起来是外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苦行明觉内三乘,(真正修行。修气脉明点、修觉性是内三乘。)即事续、行续、瑜伽续;随转方便密三乘,即玛哈、阿努、阿底,共为九乘。为了调伏所化众生,祈请他们广转相应的三乘佛法。
  己六、祈请不入涅槃支:
  在这个世界或者其他所有刹土中,任何上师、佛菩萨已完成了利众事业准备趋入涅槃的时候,观想在他们面前,就像往昔珍达优婆塞祈请世尊住世那样,自身幻化出成千上万的身体同时祈请诸位圣者直至轮回没有空无之前一直长久住世、饶益众生,(你看!)并念诵:
  乃至轮回未空前
  祈请住世不涅槃
(包括我们现在在做这个事情,在建这个网站都是遥呼上师。遥呼谁啊?遥呼根本上师、本尊、护法不入涅槃。一直到所有众生成佛之前都不要入涅槃啦,长期住世,好好教导我们啦。)
  己七、回向支:
  以现在的善法为主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像文殊童子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而回向给一切众生,并念诵:
  三世所积诸善根
  回向广大菩提因
  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做任何大小善事,结尾时千万不能忘记作回向。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尽。(所以回向就可以让它永远不会耗尽。)如果回向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但是它的善根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就不会穷尽,反而日日增上。(你看你们积累一次善根福德,你不回向,用一次就没有啦。如果回向了圆满菩提或者是像我们祈请的那样十方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就如何回向。那么你在没有获得佛果之前,这些善根福德资粮不但用不完啦,还蒸蒸日上。那多好咧!金山、银山是会用完,我这个金山、银山是永远用不完的,它会长。由饭桌一样堆成小山的这些善根资粮长成须弥山,长成永远也用不完的无量的须弥山,多好咧!日日增长。)如《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水落一滴呀!一滴水是很容易干的,一点热量、一点太阳光就把它晒干啦,是不是?但这一滴水如果落到大海里面它就永远都不会干,大海不干,它不干。)

  同样,自己希求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等究竟果位也好,希望得到善趣人天的身体或者长命百岁、相貌端严等暂时的果报也好,不论为了什么目的,所成办的善根最后都要为此而作回向。如哲贡觉巴仁波切说: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不生需求果,故当勤回向。
  因此自己所行的善法能否成为圆满菩提之因都取决于回向之力。无论积累多么广大的有为善法,但如果没有以回向来驾驭(印持)就不能趋入解脱道。(世间人不是也有很多做善事的嘛,为什么他们不能趋入解脱道呢?就是因为没有回向。能够走上解脱道是需要很多福德资粮的积累啦,不是我想走就走的啦,你要有这个福报啦,没有福报走不上的啦。)诚如卡隆巴格西所说: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
  而且,为自己的父母亲友等作法事以及为利益亡者等而作佛事,如果不作回向,他们就不会获益。如果回向给他们,就会获得所向往的收益。(就是这些父母也好、亡者也好,他们向往什么,通过回向就能获得,不回向不获得。)从前,广严城的人们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世尊,供养午斋。前来迎请的人们离开之后,有五百饿鬼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明日广严城的人们供养世尊及眷属午斋的善根回向给我们吧。(你看,你不回向给他们,他们就没有啦。你不是想帮亲人吗?你想帮亲人,你就回向给他嘛。)
  世尊明知故问:你们到底是谁呀?广严城人们的善根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
  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居民的父亲母亲,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
  世尊说:那么明日回向时你们也来,我们再可以作回向!
  饿鬼们说:我们投生为这般低劣的身体,感到十分惭愧,实在不敢前来。
  世尊呵责道:你们造恶业的时候本该羞愧,可是那时候你们却不知羞耻,而现在已经投生成低劣的身体,惭愧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来就没办法回向给你们。
  饿鬼们连忙说:那么我们一定来。说完便离开了。(你看,说到这里有的人又会说啦,既然世尊那么大的道行,放光无量无边,这些饿鬼们怎么还能靠近啰?不是这样子的啦!不要对佛教、对佛法胡思乱想,在那里乱猜。那佛陀放光是慈悲的光,他是让这些想造恶业、想制造违缘障碍的饿鬼心生惭愧、心生畏惧而不来。并不是说佛陀放出来的光可以伤害它们、可以消灭它们,不是这样的啦!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不早就没有了啦?佛陀是佛陀,他不是原子弹啦。)
  第二天回向时,那五百饿鬼前来请求将善根回向给它们。广严城的人们惊慌逃窜。
  世尊说:诸位不必惊慌,这些众生是你们自己的父母所转生的饿鬼,它们是这样说的,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
  世尊便回向道:此施诸善根,愿彼利饿鬼,离饿鬼劣身,获得善趣乐。结果那些饿鬼死后都转生到三十三天。(你看,做三十三天的天子去啦,哈哈哈!)
  此外,至尊米拉日巴也曾经说:山间静修大行者,及作供养之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缘,缘起精华即回向。(你看,哈哈哈!那些在深山寂静处修行的大修行者啊和那些在家里只是做供养,供养上师啊那些施主,两者都具有成佛的缘。那缘起的精华就是都回向啦,不回向成不了啦。你跑到山里住山静处修行你不回向也不会成佛啦。)
  这样作回向要成为圆满正等觉的因还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被三轮实执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如《汇集经》中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
  所谓的三轮,是指所回向的善根、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所回向的对境三者。当然,三轮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此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此回向,(这不就是师父带你们施食的时候念的那句嘛,十方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们就如何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因为你们现在没有办法三轮体空嘛,你们没有证悟空性嘛,你们怎么去三轮体空呢?将来当然如果你们真的证悟了三轮体空,那做得到,那我恭喜你们。)《三十五佛忏悔文》中也说: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如《普贤行愿品》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可见,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这一结行,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千万不要吝啬这一下啦,要积极的回向回向回向,每一善行回向。哎呀,我刚刚做了一点善举、刚刚有了一点进步、刚刚做了一次供养,我要赶快回向回向回向。回向就是十方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也如何回向啦!)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部分括号内文字为上师开示)

 

                       本文系三昧禅院所撰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址:www.sanmeichanyuan.com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iputi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sanmeichanyuan.com/?p=1107 | 三昧禅院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