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
第二,成佛所依人身宝
“成佛所依人身宝……”一句的意义:
问曰:“如果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如来藏,那么地狱、饿鬼等所有五趣的众生是否都能修习佛道呢?”
答曰:“不然。这就是所谓‘人身宝’的意义了。成佛的所依是指那具有暇、满两种条件和三种信心的人身而言的。具足这种条件的人身才是修习佛道的良好所依。”(那么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具足了呐?是不是?如果不具足,就想办法具足呐。嗯,不要不具足,又在那想当然,那又自欺欺人呐。)颂曰:
“有暇及圆满,好乐及诚信,
身二及心三,具五为胜依。”
“有暇”的意思是说要离开那八种无暇才行。八种无暇是指何而言呢?颂曰:
“地狱及饿鬼,畜生与蛮族,
邪见及痴呆,生彼长寿天,
不值佛降世,是为八无暇。”
为什么这些统称为“无暇”【或没有机会的】众生呢?因为:
(一)地狱的众生经常都在极苦中。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佛。(因为他长时间的分分秒秒几乎都是处于一种极度的痛苦中,他忙着去承受这些痛苦,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佛。)
(二)饿鬼道的众生其心时常在焦灼的状态中所以没有机会去学佛。
(三)畜生道的众生非常愚钝,所以也没有机会学佛。
再者,这三趣众生都没有羞耻心,如果心识中没有惭愧的本能【就不能分别善恶,所以是】不能够修学佛法的。(那么我们看看我们这些人呐,嗯,有的人像天天在服劳役样地忙工作,或者已经被抓到监狱里面在服苦刑,在服牢狱,每天就是应付这些,忙个不停,累得要命,这不就像服劳役样的吗?你看工作忙得很累很累,只想睡觉,每天打工。有的打工的工作时间极长嘛,上晚班还要加班,加班就要很晚,很晚就是天天加班,忙得要命,这不就是近似于地狱和恶鬼这样的业果嘛,近似于这样的业果嘛。那恶鬼就是忙吃的嘛,嗯,这些人如果赚钱赚得不知道疲倦,每天累啊,辛辛苦苦这么赚钱,不也是像饿鬼道忙于取食物样的,是不是?那么非常愚钝根本不相信佛法,啊,他根本也不愿意听佛法,那这不就是畜生道的众生样的愚钝呐。这三类众生,啊,这三类。当然一个人如果近似于这三类啊,他也当然就没有羞耻心了嘛。是不是?他不会有惭愧的心嘛。他认为自己天经地义的,什么事情都天经地义的,他忙来忙去忙得累得要命,退了休,也不肯退休,一天到晚挣钱挣钱挣钱挣钱。他认为这是对的。他认为他这样做很好,这不就是愚痴嘛,也是没有惭愧的本能嘛。甚至有的人他都不去反省一下他的这个挣钱是不是在造恶业,还不说是造善业呐,造恶业他也干,只要能挣到钱,他都累死累活地干,不管这种行为是对是错,有没有伤害他人?有没有损及他人?是吧。你看那个养他几百头上千头猪的,天天去搞食物,忙来忙去最后就杀这些猪啊,操持杀业啊!屠宰场他生意好啊,他一天到晚杀不赢,累得要死,他也不管这种业力是不是恶业,挣钱,挣个不停。那其他行业你也去想想呐,是清净行业不?啊,极少有清净行业呐!他没有羞耻心,没有惭愧心,这不就是跟三恶道的众生很近很近吗?是嘛,在享受这种果报嘛。是不是?)
生长寿天者是指【依前生之无想定定力】,投生于色界之无想天中的天人【deva】。(前生修错了定嘛,修错了法嘛,走到邪道上去了,什么?前生他修无想定,什么都不想,定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很多人喜欢搞这些啊,练气功的等等,观气。有的什么都不想,无想定。)他们没有意识,也没有任何心识的活动,(他把心识活动停止。)因此失去了修习佛法的能力。但这也可以指欲界天中的天人而言。因为比之于人道,欲界天的寿命还是很长的。(这里有个注解讲一下。)*大乘经典中叙述色界和欲界天人众参加法会的很多,所以,上说不可视为定论。我想瑕满之说亦无非劝教之言耳。*(天人和人里面都有,喜欢参加法会听经,这也是他们中间有点暇满的,所以六道中间咧,其实是互相含摄的,啊。没有绝对!但是大部份的天人咧,都可以说是无暇的,其实可以说一切天人都是无暇的,因为他们太享乐了,贪着于现世的欲乐,他们也就失去了勤修善法的机会。那么人中间也有很多条件好的呐,是吧,生于富贵之家的,他也不用,用不着累死累活地挣钱,但是他们太享乐了,而且他们贪着享乐,只看怎么玩得舒服啊,吃得舒服,是吧。当然他们的吃喝玩乐中间也在造恶业。)其实一切天人(deva)都可以说是无暇的,因为他们太享乐了,贪耽于现世的欲乐,他们也就失去勤修善法的机会了。(那么人世间中间,对这个现实的物质利益,十分贪着的这些人呐,又有条件去贪着的人,不就是这一类人,相似于这样的人嘛。)
这样看来,人生的若干痛苦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我们自己亲身经验了许多痛苦才能对轮回发生悲戚之感,(是不是?苦能让你警醒了!就像打耳刮子疼痛啊,鞭打疼痛啊,能够让你在睡梦中,做梦的人,梦游的人清醒过来啊,不颠倒了嘛。)才能对众生产生慈悲之心;对自己的我慢也能减除,对罪恶也感到羞愧,因此对善业才能发起向往及好乐之心的!《入菩萨行论》云:
“苦痛有益具功德,能生悲感除骄慢,
于轮回众起慈悲,于恶羞愧乐向善。”(是吧,痛苦好!它能警醒人,是吧。)
以上是说【在五趣中】有四趣都是无暇的,既使真是人道,如果生于蛮族【的社会】中就很难遇到善良的导师,如果生于邪见【的社会】中,就不能见到达成解脱及善趣之道,如果不遇佛陀降世,就无人解释何者是应为,何者是不应为的道理,如果生而痴呆就不能分别善恶之法。如果能脱离以上这八种难处才名为完全的“有暇”【或有机会学佛】之人身。(你看看,什么叫蛮族啊?一定要以民族去分吗?啊,蛮族就是没有文明开化的,就是没有教育的地方,是不是?你连文化教育你都没受,那就没读过什么书呐,是不是?没有读书是不行的,就类似于蛮族嘛!你也不爱学习,你也没受过教育。那么邪见咧,就是你所受的教育啊,它否认佛法,敌视佛法,啊,他不赞同佛法,那么你也生于这样的社会,受到这样的教育,那也是无暇呐,就没有机会了呐。是不是?还要遇到佛陀降世呐!如果佛陀不降世,就没有佛法流传,是吧,就不会留下这些经典。如果生而痴呆,那不有的人还蛮喜欢这种痴痴呆呆的人呐。嗯,他还认为他在行菩萨道,还要带着她一起去学佛,他连这是八无暇中的痴呆,盲聋喑哑等等这些人呐,她都还不知道,她痴呆,她没有这种学佛的能力,没有机会学,她根本听不懂,是不是?嗯,你要花很大的精力,还不知道能不能跟她开一点点智慧?她是落在难处的人呐,是不是?这是八种难处,你没有落在这八种难处,才叫做八无暇。那么还有十圆满呐。你光八无暇还不行,还要十圆满呐。所以学佛啊,不是谁都可以学的呐!啊,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呐!你还要具备十圆满。哪十圆满啊?)
十圆满者,自圆满五及他圆满五之谓也。自圆满者,经云:
“【与众相共】之人身,(你要生在这个人中间,要有跟其他人一样的样子,你要生得个稀奇古怪的样子,那就不叫与众相共呐。你长得怪里怪气,或者是侏儒都不行呐。侏儒呐,都不叫做与众相共呐,是不是?或者残缺,身有残疾,这都叫不圆满。这就不是与众相共的人身。)诸根圆具生中国,(诸根圆具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身根四肢健全,眼睛看得见,鼻子闻得见,耳朵听得见,嘴巴能讲话,不是那种残疾,盲聋喑哑,那就不叫诸根圆具呐。你要具备这眼耳鼻舌身意,耳朵要听得见,你才能听佛法,是吧,嗯,诸根圆满。这个中国不是指中华啊,这里有个注解,)*此非指中华,有佛法之国乃名中国。*
未行极恶具信心,【是谓自身五圆满】。”(就是你没有做极其恶劣的事情。)
“与众相共之人身”是说或为男相或为女相具足这样一个与大众相同的人身。(不要残缺呐,)
“生于中国”者:是说生在一个能够依止善良【的佛法】导师之国土中,(就是正在那个什么啊?有佛法导师的国土中,啊!)“诸根圆具”者是说非生而痴呆暗哑者,因为这样才能具足【最低的】修习佛法之条件。(你要是痴痴呆呆,是个瞎子或者哑巴,盲聋喑哑嘛,是不是?那就不能学习佛法呐,他缺乏这个最低的基本的学习佛法的条件。那么由这个推测出来呐,各位老年居士啊,你们就应该生惭愧呐,啊。为什么?老年居士没什么自得的呐。老年学佛他已经接近不圆满了,呵呵呵,是不是?他虽然不是生而盲聋喑哑,你看老年人耳朵也听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是不是?耳朵听不清,他有时候真的听不清善知识讲什么,是不是?眼睛看不清了,他也不能看经,嗯,身体衰弱精力不足了,长时间的听经,他也承受不了。是不是?这就已经欠缺圆满了呐。所以说你只有奋起直追!这个时候要生惭愧心,啊,老年人。更不能起骄傲呐。但是我看到很多老年居士啊,那就真的很骄傲呐。他以长者自居,在学佛的圈子里面。哎呀,你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呐,是不是?人家年轻学佛好啊,比你优越啊,比你有骄傲的本钱,是不是?哼!他诸根圆满锐利。)“具信心”者(是什么?)是说于佛陀所宣说之一切善法之根本——戒律,具有信心。(哎呀,这条其实要求起来,很多人都不具备呐,他们是对轮回的法有信心呐,对佛法的信心非常非常微弱,不叫做具信心。什么叫做具信心咧?什么叫做对佛法具信心呐?就像你对那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能买到东西,你有那样的定见,这叫做具信心,是不是?你看看,这个人呐,你要是给他一张一百块钱的人民币给他,他对这个东西有信心。但是你要给他佛法,他打怀疑,他心里七上八下猜猜猜,是不是?这不叫具信心。这一百块钱,他知道,拿了这个真钱啊,真的人民币,他这个东西是有用的,谁也不会轻易把它扔掉,是不是?啊,很多人收都要收好,要到银行存起来,是不是?要放在自己的荷包里,钱包里收好,不乱丢,也不会随随便便拿出来给别人,是不是?这就是对人民币有信心嘛!那对佛法什么叫做有信心咧?就要做到这样。你要真实地知道,这个佛法就是能起作用的!这叫做有信心!而且要什么样的信心咧?就要像相信人民币这样,这就叫做有信心!那么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有信心啰?有信心还不做,呵呵呵!要你们远离这些违缘,就要舍弃今世,啊,你们不做,你们就不相信嘛。难道学佛就一定要远离这些人呐?远离这些家亲眷属啊?他不相信。他认为佛陀是哄他的。这叫有信心吗?没有谁对谁,别人拿一张人民币,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给你,还要使劲跟你讲道理说,“这张一百块钱人民币有用呐,你别丢掉了呐。”你说有谁会这样子不?会这样嘱咐你不?根本不需要。给你,就知道珍惜。哈哈!是不是?嗯。) “未行极恶”者(就是说这一生啊,没有做什么?)是指此生没有五种重大的恶业【或五无间业】等。(啊,有五种事是不能做啊。你看看,哪五种事啊?五无间业,这里有个注解。)*此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几件事你没做,同志们啊,这里杀父杀母的不多,啊,但是我告诉你,杀众生也是杀父母,嗨嗨嗨嗨嗨!但是直接杀今生的父母的,不多啊,当然不是没有。而杀阿罗汉咧,我看也难杀到,是不是?难杀到,这点不多。阿罗汉他隐居山林,他有一定的神通,他有一定的定力,是吧,你也找不到,很难。恶心出佛身血,就是你怀着恶毒的心去让佛陀受伤,是吧。那么佛陀没有降生在世间咧,那也做不到,是不是?这点也难。当然,善知识有的是佛陀在世,你如果是无意出的,啊,那没有这种罪过,不是五无间,但是恶心,你怀着伤害他的这个心去出这些善知识,像佛陀一样的善知识的,啊,就叫出佛身血。这个也不多,有还是有,啊!那么在五无间里面最容易犯的就是破和合僧。我们现在很多居士啊,喜欢往这个庙子里拉人头,往自己庙子里拉人头啊,拉人啊。我告诉你,你很有可能就犯了这个破和合僧的五无间罪呐,你拉什么人咧?你那里是个正法道场吗?你有什么能力辨别这里,这个地方,你要破坏的这个地方,说不是正法道场咧?你养成了这个习惯,到什么地方都把人往你那里拉,别人在那个道场修得好好的,依止那个上师依止得好好的,你去破坏他,去挑拨他,让他跟你走,跑到你那个道场,这就犯了破和合僧,是五无间的罪业!当然啰,如果你破坏的不是正法道场,那就是没犯这一条。但是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告诉你,这也是个愚痴,啊!极其愚痴的一个事情。他如果有缘,他自然会去,是不是?他如果有正知正见,他也会分辨,离开这个不是佛法道场的道场。他自己会去分辨呐,要你操什么心咧?你操这个心养成这个习惯,你又没有正知正见,万一你搞错了,你就种下这种五无间的这个罪业呐,做了这个罪业呐。这种事各位居士最容易犯的一个过错呐,破和合僧。你要是做了这种事,那就不具备自圆满的其中之一呐。你就不具备自圆满。自圆满都不具备,那你就没有福报呐。你还要到地狱去呐,还是无间地狱!)
“他圆满”者是指佛陀降世,宣说法要,佛法住世,随顺法教,和于他生悲。这是说:
(一)生于佛陀降世之时,
(二)【不仅佛陀降世】,还要佛陀慈悲为众生宣说法要才行。(你看看,我们要惭愧呐,我们没有生于佛陀降世的时候,他圆满不具备,要惭愧!那如果佛陀生于世间,当然也有的人说,佛陀也还在人间,是吧。但是他没有宣说法要,他在入定啊,那也不圆满,这个他圆满外环境不具足。)
(三)【若佛法已灭也不能学佛,所以还要】正逢佛法住世之时,(这点我们还是有,啊,这点我们还是有这个环境。现在佛法还在住世,啊!)
(四)要依止那些住持佛法之人,(讲得很清楚了呐,不就是依止善知识和上师嘛!你的上师,你要依止呐。你一年半年几个月才见他一面,都不算依止,你要依靠他,并住在他身边,啊,跟随他一起,才叫做依止住持佛法的人呐。那也不是依止一个穿衣服的呐,所谓僧侣呐,他不是指这个,他必须住持佛法。什么叫住持佛法啊?他要讲经说法,跟你开示,按部就班地学习,要让你明白佛法的道理,这才是住持佛法的人。不是指那些会仪轨,嗯,穿上这身僧衣,搞那些降妖除魔,搞那些乱七八糟的那些事情的人。那都是副业!仪轨,什么敲敲打打做法事,降妖除魔,等等,穿上僧衣,那都是副业!真正的唯一的标准就是他在弘扬佛法,讲经说法,按部就班地能让你明白这个佛法的道理,这样就是住持佛法的人,你要依止这些人。不管他是居士还是僧侣,他缺乏这点,就不是叫做住持佛法的人,啊!有了这点,他就是住持佛法的人!)
(五)要对其他众生能够产生慈悲之心。(这个慈悲,也是指慈悲这个其他众生的解脱呐,那要是能够慈悲这些没钱用呐,生病呐,贫困呐,灾难呐,慈悲这些东西那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这些东西了呐,那就没有穷人也没有灾难,也没有疾病了呐。佛菩萨早做了呐。为什么佛菩萨没有做咧?是不是?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战争?还有这么多灾难?还有这么多疾病咧?这是众生的业力,慈悲是对众生的解脱慈悲,啊!)
这样一个具足十项自他二种圆满条件的人才叫做“十圆满”。(那我们从中间至少就有一项不圆满,没有生于佛陀降世的时候呐,是不是?我们就不具备十圆满呐。)既具足“有暇”又具足“圆满”的人身才叫做“人身宝”。(我们只是相似的“人身宝”呐。我们不叫做具足的“人身宝”呐!)为什么这样的人身,称做“宝”呢?因为它就像是如意宝一般的极为难得和具有重大利益的原故,《菩萨藏论》云:
“得人身者极为难,具足人寿极为难。”
《悲华经》云:
“投生为人极为难得,逢佛降世极为难得,
于善法心生好乐,发起善愿亦极为难得也。”
《宝树庄严经》云:
“能够排除八种无暇,【那不利于修行之八种因素】(哎呀,这些人呐,就是上师不断地劝导他,帮助他排除,他还不肯,他就还……,就要粘着这八种无暇,死死地抱着,紧紧地抓着这八种无暇,他就不肯离开这八种无暇,是吧。确实是极为困难的呐!是吧。)是极为困难的:投生为人,具足暇满,逢佛降世,具足诸根,得闻佛法,遇善知识,得闻开示,从善士学,依教奉行。值遇正法在世,在人世中又能作与佛法相应的努力,实在是甚难希有啊!”(经上都这么说,确实难,确实稀有,什么?嗯,能够听闻佛法呐,能够遇到善知识得闻开示呐,还能够从善士学,依教奉行呐,这都是稀有难得。为什么?确实是稀有难得呐。你看,现在没有几个愿意听法的,啊,没有几个愿意听讲经说法的,他就是知道了,他也不愿意听。听了听了一半又要离开,她为了看一个稀奇的把戏,看鬼打架,看人鬼打架,她都要离开听闻佛法的这个地方,宁愿放弃这个听闻佛法的机会,你说这可怜不可怜啰?难道那鬼打架比善知识开示的佛法有价值吗?在她的眼里就是这样子的,在这一类众生眼里,这人间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工作挣钱这些东西比听闻佛法重要。而这些学佛的咧,搞这些仪轨敲敲打打比讲经说法重要,他不愿意听闻。啊,这些人呐,都是愚痴众生,啊!所以说啊,像前面那几种是稀有难得!)
《入菩萨行论》云:
“得此暇满身,甚难极希有。”
此处所谓的“难”是指什么而言呢?是谁困难呢?何以故困难呢?可以用譬喻来解说吗?
《入菩萨行论》有喻云:
“是故薄伽梵,作喻如此说;
譬彼大海中,一龟任浮沉,
有木随浪飘,木中有一孔,
【龟木纵相遇】,龟颈难入孔,
人身甚难得,如彼龟入孔。”(就是一只盲龟啊,这里还只是说龟,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说,盲龟把脑袋伸到一个木头的孔里,大海中的一根木头的孔里面,那样难,得人身。那个木头是乱飘的,盲龟也不知道木头飘到哪里,会不会飘到头顶,正好从海底伸出它的头,正好伸到这个孔里面,这么难,得人身。想想看得人身多难。但是很多人啊,他就愿意浪费这个人身,啊,浪费这个人身如意宝。)
《正法经》云:
“如果此大地世界全部皆为洪水所淹没,有人把一段含有独孔的树干抛向水中,任其随风在海中四方飘荡,同时此大海中有一个独眼龙的乌龟在水中浮沉,……这样就是经过千年以上的时间,此乌龟和树干也是很难遭遇的,更不用说那龟头套入树孔中的可能性了。【人身之难得亦复如是也!】”
具体的说,那难获人身者是指三恶道的诸众生。什么原故呢?因为暇满的人身是由积聚善因而获得的,(我们好不容易积聚善因得了个人身,就这样浪费了。这就像好不容易存点钱啊,可以改善一点,可以买点种子来种稻田,啊。他就可以种田呐,买块田噻,耕种噻。他把钱浪费了,赌博赌掉了,嗯。)而三恶道的众生却不会行善积德。他们的【本能和环境迫使他们】只有经常作恶之一途。(那么我们人中间也有作恶一途呐,我们以前认识的,他怎么也摆脱不了恶行,他就是想挣点钱,他必须干恶业。)三恶道的有情要想获取人身,必须本身恶业微小和仰仗另一宿世之善力因缘才能达成的。(你看看,好难呐。三恶道就是这样难。这就是轮回的过患呐。)
人身宝能成办大利益者,如《入菩萨行论》云:“人能成办诸事业。”人,梵文叫做普鲁沙(Purusa)。普鲁沙从字源学上来看,本身就有“能力”或“力量”的意思。暇满的人身能往生善趣和达成解脱,具有这种堪能的力量,所以名之为“人”。能力有上中下三种,人也有上中下三种之不同。
《菩提道灯论》云:
“士夫有三种,上中下不同。”
下士人是指那些能够不堕恶道获人天身者。(那就是现在都很难做到呐。)经云:
“彼能依方便,为得自利故,
获轮回诸乐,是名下士人。”(就是那些天天奉行善法,从不做恶业的,但他不求解脱。利人帮助别人,很乐于助人的,做善事的那些人,啊,他能够不堕恶道,获人天身,做人,善业大的,投生天道。)
中士人是指那些能够自己解脱轮回,获得寂灭之乐者。经云:
“舍弃轮回乐,断离诸罪业,
寻求自解脱,是名中士人。”(就是声闻缘觉,是吧。这些人已经很难很难呐,啊,他要舍弃今世呐,是不是?但是他不劝别人,也不帮助别人,是吧。我们这里就避免了这个错误呐,过患呐。我们互相帮助呐,帮助别人一起舍弃今世呐,是不是?一起去求解脱呐,是不是?)
上士人是指那些为了众生的义利而争取佛果的人。(那就是这些弘法利生的善知识呐,这些讲经说法的人就是上士之人,所以你对于这些上士之人还有什么不羡慕不恭敬的咧?是不是?那些做这些事的那些善知识,上士人呐,就应该有佛慢呐,感到骄傲呐,是不是?)颂曰:
“自历诸苦痛,深悯众生苦,
发奋除众苦,是为上士人。”(自己经历了这些轮回的痛苦啊,他就悲悯别人,他努力发奋地去帮助别人解脱呐,去除掉这些痛苦,这样的人是上士。帮助别人成佛啊,不断地讲经,讲得喉干舌燥,不断地生气,为别人的错误,为别人的轮回生气,帮助别人,教导别人,不厌其烦。嗯,这样就是上士之人呐!是吧。)
至于人身宝能作大利益者,如月居士云:
“彼获人身者,能越生死海,
植菩提善种,贵胜如意宝,
谁人不珍惜,忍使空过之!
人心具大力,非天所堪能,
龙蛇阿修罗,非人诸鬼众,
谁能与人比?”(特别是这些天人阿修罗啊,龙呐,怎么能够与上士之人比咧?与这些弘法利生的善知识比咧?是不是?)
因为暇满的人身能够成就各种善业,超越生死大海和成就圆满佛法,所以远胜天龙鬼神各类众生。其价值实胜过如意宝珠。(那有的人遇到了这样的如意宝,他要轻蔑,还要轻视,还要践踏,还要抛弃,是不是?这就是愚痴呐!)如此人身具大利益,极为难得,所以称之为“宝”。这样希有之宝又极易坏灭;(知道不?会走的呐,这因缘一改变,就改变了,就走了,是不是?)虽然人人都想滋身养寿,但死亡之缘实在太多了。吾人之生命刹那变灭,顷刻之间就可以死亡,成为虚无的。(死亡的因素真的太多了呐,我敢肯定地说!过年过节这个时候,那吃酒吃菜吃死的,也不在少数呐,哼哼哼,是不是?)
《入菩萨行论》云:
“若人作是想,今日不会死,
应享诸快乐,斯人甚痴呆,(如果有的人啊,是这样想,啊,今天不会死,应该享受各种各样的快乐,这样的人是很痴呆的人呐。因为你喝酒就可能醉死,哼!纵情自己,放纵自己,喝酒啰,过年过节,敞开肚皮喝啰,那就有可能喝死,酒精中毒,哈哈哈哈哈,醉死!)
为愚念所欺,(这样的人是为愚念所欺啊。)
应念我此身,终有坏灭日,
光阴勿空过。”
因为此身难得易坏具大利益,所以应该把它当做是一只舟筏,乘之越过生死大海。(人生就是用来干这个呐,解决这个生死问题呐,这就没有浪费掉呐!)经云:
“依人身舟筏,能脱大苦海,
此身甚难得,愚人莫痴睡。”(这个痴睡,不是指休息,而是叫大家不要像做梦样地度过这个人生,在睡梦中度过这个人生。)
此人身又可视之为一匹乘马,御之则能脱离生死之险地。(是吧。)颂曰:
“人身如净驹,乘离生死苦。”
以上的观点是说,要把这个人身当做是自己的奴仆,支使他去作各种善行,(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呐,就把这个人身变成自己贪欲的奴仆呐,变成自己家亲眷属的奴仆呐,就浪费掉自己的一生呐。)如经云:
“应驱吾人身,使之作善业。”
但这又必需先具有信心才行,因为如果没有信心,善法是不会增长的。(你们没有信心就不会依止上师,也不会继续照上师教导的去做。你没有跟上师在一起,你只会照轮回中的去做,啊,今天还记得上师的一些教言,明天就忘记了。嗯,时间一长你会忘得干干净净,是不是?)《圣十法经》云:
“人若不具信,白法不成就,
如种被火烧,不能生苗牙。”
《华严经》云:
“信心微小诸众生,难知菩提【微妙法】。”(因为要想知道菩提的微妙法,是需要长时间的熏习和艰苦的努力。你信心微小,是不可能依止上师的教言做下去的,啊。)
所以我们要谨记,生起信心是十分紧要的。《大庄严经》云:
“阿难!应生信心!此乃如来之祈请!”(如来都祈请咧!如来都祈请。祈祷啊,要生信心呐。)
但信心究竟是什么呢,信心略说有三种:
(一)深切的信心,
(二)向往的信心,
(三)清净的信心。
深切的信心——是指:【由观察世间的现象,对业果不坏的道理心生深切的信服】,因此对讲业果的苦圣谛和讲烦恼业因的集圣谛生起了深切的确信。(就是深信因果呐,因果不虚呐。)这样就会相信行善业或恶业,自然就会得到欲界中的种种快乐或苦痛之果报,(嗯,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就得恶果呐,要形成定见!)造不动业【禅定】就可以得到色界和无色界之乐报。又深心信服集谛所明之由烦恼业力之活动必会引生苦果而为有漏之五蕴身所缚之道理。(这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呐,一定要深信这个东西,形成我们这个有漏的五蕴之身嘛,而且我们被他所束缚嘛,贪恋此身嘛。)
向往的信心——是看见无上佛果之超特殊胜,心生向往之心,因而以至诚和恭敬之心去学习成佛之道。(问题是你至诚了,就会舍离呐,你还会不依止上师吗?你恭敬了,还会不依止上师吗?还会去依止那些轮回众生吗?啊,不去学习佛法,去学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与解脱无关的,你不会去学习了呐。)
清净的信心——是依靠佛法僧三宝而生起的。(没有教导,你不会生起清净的信心呐,你不知道什么是清净的信心呐。)佛宝是开示正道的佛陀,法宝是道法的本身,(就是佛陀的教法。)僧宝是修道时的导师或伴侣。(至少是真正修行的才叫做伴侣了。)对三者有诚挚的信心,故名清净信心。《俱舍论》云:
“信心是指于业果、真谛及三宝生起真诚的、向往的和清净的实信。”
《宝鬘论》云:
“欲乐凶恶不能动,恐惧愚迷难撼摇,
我说此是真信士,决定良好之法器。”(也就是说什么?欲乐不能让你离开上师,不能动摇你对上师的信心,是不是?凶恶也不能动摇,恐惧愚迷,随你怎么搞,都难动摇,这才是真信士呐,是决定的,良好的法器!否则不是法器啊。很多人不是自以为是大根器吗?你连个根器都不是!怎么会是大根器咧?嗯,随便就动摇了呐。是不是?对这个世间的贪恋倒是很难动摇,对世间的贪恋很难动摇,哼哼,亲缘很难动摇。“你看我们家,团结得多好!就是不动摇!”是不是?)
欲乐不能动者,是说用欲乐的方法去诱惑绝不能使真信士抛弃佛法。比如说:“你如果舍弃佛法,我就会给你妙食、珍宝、美女或王位等极可欲之事物!”纵然这样去诱惑,真信士也是不会舍弃佛法的。(真信士就不舍弃佛法。)
凶恶不能动者,是说用凶恶的方法去威胁也不能使信士动摇。(包括以灾难威胁你,“你要躲起来,你要离开上师。”他都不会离开呐。“我死就死在上师身边!”这样才叫做不动摇,才叫做真正有信心。就像那个巴基斯坦“永恒的爱情”里面唱的歌样的,“我死也要死在你的怀里,死也要死在上师的怀里。”这样才叫做有信心呐。哼哼。)比如说:一个凶恶的人从前曾经极端的伤害了某人,现在对方说:“你如果不放弃佛法,我就叫那个恶人更进一步的伤害你!”这样的威胁也不能使真信士舍弃佛法。(不舍弃上师就是不舍弃佛法呐!因为上师教导你佛法的呐。你离开上师,不就是舍弃佛法吗?你就是舍弃他的教言了呐。)
恐惧不能动者(啊,更说明了呐,是说无论用任何恐惧的方法啊,去恫吓也不能动摇真信士的信心。比方现在很多人喜欢说灾难呐,那些一听到灾难,就躲起来。当然啰,他们也从来没有依止过上师。如果你依止了上师,这样的灾难语言能够让你离开,那你也就不是信士,不是根器呐!)是说无论用任何恐惧的方法去恫吓也不能动摇真信士的信心,比如对方说:“你如果不放弃佛法,我就用三百个壮士围着你,每天把你身上的肉割下五两!”虽然这样威吓真信士也不会放弃佛法。(当然啰,不会有这样的人这样威胁你,现在很多人用灾难用预测啊,算命啊,这些东西呐,来恐吓你,啊。)
愚迷不能动者是说利用吾人“无知”的缺点去破坏信心。比如对方说:“业力因果之说是靠不住的!三宝也不是真实的!学佛作什么?!(赚钱去嘛!是吧。学佛干什么啰?)放下这些无意义的佛法吧!”虽然这样去破坏,真信士也不会放弃佛法。(那些利用算命啊,预言啊,也是利用人的愚痴呐,让你离开三宝,放弃佛法,离开佛法。你不要以为我在家里拿着书看也是学习佛法呐,错了呐。离开上师就是舍弃上师,也就是舍弃佛法,啊!不依止上师,你没有拥有佛法!)
能够不为这四种违缘而丧失信心的人才算是真信士和善法器。具有如此信心的人,必能得到无量的利益,堪能发起最殊胜的大人之心,(这里有个大人之心的注解,)*此大概系指菩提心。*(就是菩提心。)能脱离八种无暇,能获得【健康的身体和】明利诸根,(有信心,对上师有信心,什么灾难能吓到你啰?什么灾难能损害你啰?是不是?你跟上师在一起这些恶的东西什么都没有。)能持守戒律,降伏烦恼,远离魔境,得解脱道,积大善业,得见诸佛,蒙佛加持,成就如斯等不可思议诸功德。(这就是依止上师,依止佛法很多好处,依止三宝的好处。依止三宝是指依止成就者呐,啊,因为成就者他能开示佛法呐。)《他拉宝真言经》云:
“信佛及佛法,信佛子诸行,
信无上菩提,能生大人心。”
如果具有信心,诸佛薄伽梵就会来至其人之前为说法要。(你看,你如果具有这样的信心,那诸佛啊,佛陀啊,就会来到你的面前,跟你说法要。那大家就不要打妄想了呐,是佛陀飞到你面前呐,不是的呐,他是以各种各样的因缘,也就是善知识,各种各样的有缘的善知识,啊,来到你面前。干什么咧?不是为你表演魔术,不是为你表演降妖除魔,也不是为你表演仪轨,仪仗,而是为你什么?讲说法要,就是讲经说法,啊。)《菩萨藏论》云:
“若菩萨能具如斯信心,则诸佛世尊知是法器,当至其前为彼开示解脱菩萨道法。”(想听佛陀说法吗?你想认为自己是菩萨吗?你就要有这样的信心,大家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呐。)
以上是解释具有“暇”、“满”,二种条件之人身宝和三种信心之意义。具有如是条件的人,才是堪能修持无上菩提之法器。(否则就不是的!不是堪能修持无上菩提之法器!)
括号内文字为上师口述,括号外文字为作者原文,*字号之间为原作注解,所用版本为张澄基老师所著《米拉日巴大师集》简体横版。
本文为三昧禅院所撰,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iputi
最新评论
把每一片花瓣放在旋律中畅想[
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
博主文笔工夫不错,分析的很透
能得到你的支持是我的荣幸
文章我喜欢的,我下次还会回来
不错,很好,经常来看的,潜水
看文章要留言,呵呵
过来围观一下,留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