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大师选集第三回 明善知识(三昧禅院院主钟宁口述)
发表于:2015年01月09日  分类:米拉日巴尊者传  评论关闭   

第三章  明善知识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哈哈,你看往生也是呐,往生呐、成佛啊、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和福德都是自己这一方努力,是吧,你有多少善根,都是你累世积的,啊,你有多少福德也是你累世自己做的。这个善知识这个外缘呐,当然也是自己努力去啊,结上顺缘,结上顺缘。)

第三、成佛之缘——善知识

“缘者是为善知识。”(就是说,啊,虽然具足圆满的人身宝,你具备了嘛,是吧。有闲暇,正信佛法,等等等等,啊,自己自由,有一定的衣食,是吧。自己可以够吃够喝够住是吧,这些生活,生存问题都解决了。)

这是说虽然具足圆满的人身宝,(六根具足。)但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教导和激励仍是起不了作用的。(这个如意宝的人生呐,他不起作用,是吧。就是你手里拿了宝贝啊,没用啊。为什么啊?因为缺了这个善知识的教导和激励。那教导就是告诉你们怎么做?是吧,激励呐?就是有时候批评你们呐,鞭策你们呐,是吧。等等。)因为吾人一向对许多恶行都习惯了。(知道不,你看这人的习惯好难改啰。俗话有一句啊,“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呐。”什么本性啊?本性就是坚固的习气。你看包括吃肉,六七十年代,生活比较困难,肉食比较少,那一改革开放,生活一搞好了啰,就这几年呐,短短十几年,染上了大吃大喝的习气。所有人都只想吃好的,是不是。这个习气现在要改过来好难。要他过那点简单的日子啊,吃点蔬菜呐,好难。更不要说其他的恶行呐。我们多身累劫啊,在那个三恶道啊,都呆过呐。杀人放火,鸡鸣狗盗,杀盗淫妄,特别是这个男女的习气呐,恶行呐,好难断呐,都习惯了。)这种培养【深厚的恶习气】的力量【极为巨大】,(你看,周围的人还要帮着你培养,是不是。周围的人啊,旁边的人的力量好大啊。环境!你不吃肉他要你吃肉,你不抽烟他要你抽烟,你不喝酒他劝你喝酒,你不打牌他要动员你打牌,想办法让你打牌。你这都是培养恶习啊。)使我们难以趋向菩提道,(使我们啊,想走这个菩提道很难。刚才讲经之前啊,爷爷就说了句这个话,“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这句话是好说呐,那就跟你讲呐。话是两片嘴巴皮呐,上下一搭就说出来了呐。但是终究难做到呐啊。做起来就难啊。还别说你啰,你看他们,包括炎子呐,这缘分这么紧的呐。那你要跟着我,能够跟下去的话,就难。为什么啊?我走的这条路,是跟所有的轮回的习气是相反的。跟你的习惯相反,习气相反。他们都是这样子的呐。你看这一路上跟过来的人,退回去了好多啊。是吧。跟着走的人是咬着牙关在走呐,走起不舒服呐。所以啊,很难。因为你要走菩提道呐,你要跟着我就是要走菩提道啊。那你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符合这个要求你才能跟得下去呐。不管你是父亲还是儿子呐。那要求是一样的呐,他不会因为这个东西改变呐。啊,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才行。你跟随一个善知识,不管你善知识是老公也好,还是儿子也好,还是什么人也好,还是陌生人也好,以前不认识,现在认识了,你依止他呐,你要跟着他就是要依止他呐。啊!)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才行。此可由五门阐述之:

理由差别及分类,以及各各之性相,

依止方便及利益,五门解叙依师法。”

一、必须依止【上师或】善知识之理由可由三门来解释:(为什么必须依止上师或善知识呐?其实所谓或善知识,善知识就是上师。只是说有的善知识做上师并不圆满,他不是圆满的佛陀。是吧。他不具备、不具足那么多功德,但是他已经有一大部分相似的、基本的功德都具备,是吧。比方说他知道正法,能跟你开示取舍的道理。当然如果神通具足啊,各项功德、福德都具足,那是大善知识那就是佛陀,是吧。)

A、依经文来解释。

B、依因明立量来解释。

C、依譬喻来解释(从这三条解释啊。)

A、《圣集颂》云:

一个对上师有敬重心的弟子,他定会时常依止一个有智识有修持的上师,而得到各种的进步。(这里有个注解啊,智识,有智识。*藏文的翻译呐,有学问,有经验或有知识的人,中文颇难译。过去因为善巧藏文的原义是专家,行家老手之义。这里通常皆指博学者而言。*其实啊,就是过来人。一个修行成就过来的人。是吧。那就明白修行中间哪些地方要注意啊,哪些东西,哪些经过是必须的啊,是吧。这就是经论里面讲到的必须依止上师。但是啊很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学佛的,特别是汉地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依止善知识,依止上师的重要性。都是灌个顶,回到家里,一年都难见上师一次。见了也是很多人见个面,一起见个面,把脑袋送过去摸一摸,最多就是这样子的呐,不得了了,这已经是,是吧。然后就满足于这个,就回来了。他们没有依止上师,没有依止上师是吧。而是依止了什么啊?依止轮回的家亲眷属。本来让你轮回的力量就很强大,啊,障碍你走菩提道的力量就很强大,你还依止他们一起,那不更强大,是不是。那你就基本上没有机会啊走上菩提道。)

《般若八千颂》云: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正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看到没有,呵呵呵,这菩萨摩诃萨就是你们这些想做菩萨的啊,就是或者是、哪怕是已经登地的菩萨,要证得像圆满佛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要获得这样的果位。都必先于善知识恭敬啊,要对善知识恭敬,承事,就是跟他做事呐,而依止之,是吧,要跟他一起呐。这跟我走这句话是很简单哦,但是不简单呐,话说出来简单,但是跟我走其实就是跟我走菩提道呐。那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呐。啊!菩提道。)

B、依因明立量而解释者。量曰:

宗:欲证一切智位之有情必须依止善知识。(想获得一切智位,佛陀的果位嘛,有情呐,就是各位呐,人呐,众生呐,啊!人、非人等,就包括的一切有情呐,都包括了这些人啊,都必须依止善知识。)

因:彼不识如何积资及除障故。(因为为什么呐?原因在什么地方呐?就是彼不识如何积资及除障。因为他们不知道啊,如何去积累资粮,如何遣除障碍,是这个原因,所以必须依止善知识呐。你不依止善知识,你又怎么知道去积资呐?你连积资你都不知道。你积错了呐。更加不用说遣除障碍,你连哪里障碍了你们都不知道了,是吧?)

同喻:如三世一切诸佛。

异喻:如辟支佛。

要想获得圆满佛位的人必须积聚一切福德和智慧资粮,和消除一切烦恼及所知二障。积聚资粮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善知识才能知道。(比方说障碍,哼哼,什么是障碍啊?你们如果不依止善知识你们连什么是障碍都不知道。发了财是障碍呐,富贵是八难呐。你们如果不依止善知识怎么会知道富贵是八难呐?那夫妻恩爱是障碍呐,是吧,有地位是障碍呐。这都是障碍,但是如果不依止善知识学习,你连这些是障碍你都不知道,因为你这一辈子在轮回中拼命追求的就是这些东西呐。你像前段时间深圳,那个某某某,就说了,那要是这样那以前我一切不都白搞了?是的呐,各位啊,你想学佛修行想获得一切智位,想获得这样的成果,你以前在轮回中的东西真的是白搞了,为什么啊?你那个就是轮回的东西呐,全是障碍你的道嘛。障道的嘛。你四十年、五十年、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的这点钱财,它就让你舍不得呐,放不下啊。还不说这些钱财是依靠什么行业啊,什么业力积攒来的,你放不下。那依止上师以后你就要全部放下呐。全部放下就把它转为自己的资粮呐。是吧,你要上供上师,下护这些同修。是不是。下护同修,当然就是白搞了呐。但也没白搞,这一转变意乐就变成积累资粮了呐。是不是。哎,很多人认为积资粮就要另外去积,其实不是呐。把意乐一转变就变成资粮了。其实不要认为只有学佛是这样子的,很多人一听就害怕了。哎,那我的所有的钱都供养上师了,不单只是钱呐,身口意都要是这样子。告诉你们啊,不单只是学佛这样呐。我就打个比方呐,那三国时候的曹操,他想干一番事业呐。那么他和他家人也就夏侯兄弟,曹洪,曹仁这两兄弟是吧,跟曹操都是亲眷呐,不都跟来了。也都是把所有的家产变卖呐,就把钱交给曹操了呐。把钱交给曹操,曹操也把自己所有的家产变卖了呐,变点钱就去买点粮食,招兵呐,是不是。那个夏侯惇呐,还有曹仁、曹洪他们这一辈子就是跟曹操卖命呐。就出完钱还要出力呐。就为了这个共同的事业呐。但是当头就是曹操当呐。干个世间法大事,都是这样呐,全部的身口意呐,更何况你,想获得一切智位的佛果呐。是不是。那你不就是把你的全部身口意供养上师。所以小心量的人呐,普通人呐,学佛也难。如果像曹操他们那夏侯惇、夏侯渊呐,曹洪呐,曹仁他们这样的人学佛啊,就容易啊。他对曹操他只要把意乐改过来啊,如果当时曹操是学佛修行的话。他们两个如果要跟一个上师学佛的话,他也会这样子呐。就把全部家产一变卖,人也跟着上师走就是呐,不就这么回事。不单单只是学佛是这样子的呐,其实轮回中的事情也是这样子的。你看你们女的嫁个人,啊,不就是这样子嘛,不就是把身口意全部供养给这个家庭了嘛?哈哈哈,是不是。啊,你还能说你还留一半。那你就是有第三者啰。外面还留了一半呐,不可能呐,不论男的女的。你看那有钱一点的那些老板,如果想找情人的话,他在外面留了还不说一半,我估计只留几分之一,一点点,还只给一点点钱呐,那家里都不安宁,都扯皮打架,是不是。都是不可能的。你看那些啊,求包养的那些人呐,你要他一个月多给你点钱把你包养了,那么不就是你全部的身口意呐。是不是,你要那么多钱呐。那你就得付出这个包养的这个呐,他付的是这个包养的价格。那他就全部包养了,你不能跟别人呐。是不是。你要是跟别人他就不包养你了呐。哈哈,是吧。同志们呐,啊,要正确认识到有很多人对这个以身口意供养上师啊,觉得很不得了,我试问你一句呐,你没有学佛在搞轮回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是以身口意在供养着你的家亲眷属和这些轮回的众生,是不是?是的呐那么你想走这条路你又不想把身口意全部供养上师那你做不到呐。那米拉日巴尊者说的很好呐,未曾全部身心贡献师呐,莫望师之慈悲摄受汝,莫望上师慈悲呐,上师他愿意摄受,但是你不全部供养他也就不能全部摄受呐。明不明白。)举一个譬喻来说:善知识就像是渡河的船师或陌生路上的向导,或危险地带的护送者一样。如果陌生路上没有向导就会迟延或迷途,有了向导就可以避免这些失误而一步不失的安抵目的地了。菩提道上亦复如是,积聚福德和智慧资粮前往一切智城之时,若无善知识之护送,则于内会被烦恼妄念贼所乘;于外会被妖魔所诱而入歧途,因而断送善根。(你像这个渡河啊,渡河你上了这条船,是吧,你等于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口意交给了这个开船的这个船主呐,船师呐,是吧。交给他了呐。你说那不,我只交点利息给他,人不交给他。你人不交给他吗?这条船翻了你就翻了,你就沉了是不是。那就要交给他呐,如果遇到啊,风暴来了,你看那航海的那些水手是不是,遇到风暴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行动,包括那些客人呐,中间有力气的都要上来帮忙呐,是不是。都要想办法呐,是不是。因为这条船一沉的话,所有的人都沉了呐。这就是同上一条船。你说那我就人上这条船,财产不上这条船,呵呵呵,可能不啰?是不是。第一,财产如果不上这条船,放在对岸了,放在岸上了,也不属于你了。那么你在船上的吃喝拉撒也要交钱呐,是不是。难道你还不愿意?这条船上如果还需要这里修补修补,那里修补修补,你不愿意出钱吗?是不是,肯定愿意呐。那你钱没带上船,那怎么去出钱呐?到了下一个港口去要修船啊,需要补充那个食物,补充水源,但是这个船长说他没钱了,我这个船上的钱已经没有了,你们给的船资不够,是吧,你会愿意出现这个情况不?比如说,你还有很多钱,你不带在这个船上,放在那个岸上,这个船上就没钱了。你会后悔的要死呐。哎呀,那早晓得我把那点钱带上来就可以过关了呐,解决这个问题呐,是不是。就是这样的道理。啊,上了一条船,可以说你依止了一个上师,就是跟这个上师啊,跟其他的师兄弟一起上了上师这条船。你可以不上这条船,那你就不要希望在上师这里得到受益,不要希望这个上师把你带到目的地。也绝不可能是你人在这条船上,听那另外一条船上,依止另外一条船的船手呐,船师呐。也就是说你人在这个上师这里,按另外一个上师的教言去修行呐,是不是。你在哪个道场你就依止哪个上师。他做不到,你坐在人在这个船上,我不听你这个船上的船师的,我要听那个船上船师的,那你就下去啰。哼,是不是,很简单呐。)颂曰:

       烦恼贼得便,善业为坏夺,

善根灭无余,断上趣命根。”

若有善知识之护导则无此忧虑,可以安抵一切智堡。如善财童子传所明者。(这里有个注解,*原文作:善财童子传【《入法界品》】云:“善知识者能令入道,达于彼岸之向导也”但此句前面刚刚说过,可能此版有误,略之。*)

《不动优婆夷本事品》云:

善知识是引导我们到一切智位去的护送者。(善知识就是引导我们达到一切智位的护送者呐。那么你们说善知识重不重要呐?是吧,善知识就是上师嘛。这么重要,还不依止吗?那就是很多人还不依止上师。他自己连一条船都没有,他以为通过游泳自己搞,或者搞个脚盆,或者块木板能渡过大海。生死的大海。这就是妄想,是吧。)

在横越一条大河之时,河中虽然有一条渡船,可是假如没有船师,此时自己如果迳自行舟就有沉没陷溺的危险,若有船师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抵达彼岸。(什么是船呐?就是道场嘛,场地嘛。那很多人就自己建个场地啰,那就是。建个地方啰,几个人在那船上搞啰。第一,你不会驾船,是不是第二你又不知道航线,是不是,你怎么去开船呐?这条河中间有很多暗礁漩涡险道,生死的河流啊,那就不是一般的河流,大海呐,里面有很多暗礁漩涡险道,你看看,就看我们地图上的,地球上的大海嘛,是不是,你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嘛。大海是那么宽阔,是不是,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开船的呐。你们看看地图上啰,他有的航线他都是绕着的,他为什么不直接从那个蓝色的有水的地方直接划条直线呐?他能够画直线的地方一定会画直线呐。但他为什么要绕一下呐?是不是。因为有的地方他不是航道,很危险。比方说有各种各样的暗礁,或者是那些包括水草之类的呐,浮游生物呐在一堆它就让你的船能沉掉。是不是。你们看看,那个海藻,如果多了,那一片都是海藻那个地方就根本不能行船,是不是啊?它不能行船,它的螺旋桨一碰到这些海藻就会缠起来,就开不动了呐。这个船一开不动了,你要下去清海藻,如果一点点还可以,是吧。只是一点点还有办法可以清理啰,如果那一片都是海藻,那这个船就死在那里啰。没办法了,现在还有一点点办法就是还可以派直升飞机,哼哼,直升飞机去救人啰,那一趟又一趟的能救多少人呐?是吧。那在过去没有飞机的话那船就开不动了,就死在那里了。所以他为什么一定要选航道,航道是这么转着转着的,绕着绕着的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你又不懂航线,又没有罗盘,你光搞个船你能开不啰?是不是。但是很多人呐对这种生死大事啊,儿戏视之。儿戏视之,想当然的去搞。但是呐在现世生活中没有谁蠢到什么啊?自己不会开船又不懂航线、线路啊,敢自己去开一条船往大海里闯呐。哼哼,我相信现实中没有这么蠢的人,颠了啊,除非是疯了,疯子。但是学佛的圈子里面大有人在呐,那胆大包天。)横越生死大海亦复如是,若无善知识为作导引,虽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沉没于生死巨流的危险。(你看,这句话就说中了,现在特别汉地很多人 ,你说他有佛法没呐,他也求了法,家里自己也请了经,啊,有的到书店请的呐,流通处请的呐,都请了,他也认识字,是吧,这就是有了妙法的舟伐嘛,是不是。但是如果没有啊,善知识做导引呐,那就还是会沉的呐。是不是,那一沉就是要命的呐。你看,就包括一个这样的道理,要依止上师,要依止善知识这样的道理,都没有意识的到,你看,不讲就没人意识到。)颂曰:

若无救护归依处,有舟亦难至彼岸,

若无上师难解脱。”(告诉你们呐,你看,虽然具备了圆满的各种功德呐,没有上师就难解脱。哼,为什么像藏地他的佛教啊,那么兴盛有那么纯正呐?就是从一开始啊,藏传佛法首先就强调了依止上师的重要性。所以藏地的那些学人呐,正因为依止了上师,所以他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他们那个佛法就纯正。为什么汉地现在是一盘散沙,是佛法的乱世,混乱不堪,就是因为汉传佛法他不强调依止上师,是吧。连一个出家一天的沙弥都是师傅。哼,是吧。只要是居士称呼上称这个出家一天的沙弥他都是师傅,小师傅,是吧。那要是他八十岁出家,出家一天那也是老师傅了,哈哈哈。是吧。这个人呐,这个汉地就是着相很重。甚至于你看有的出家人汉地的啊,自己连文化都没有什么,也没有什么修行,刚刚出家不久,真的他就以善知识自居。指导这个,指导那个。那讲出来的道理有时都让人觉得好笑,是不是。他胡说一顿。你看我们以前不是碰到过嘛,那出家人,在某某寺碰的,他说办皈依证,你们这个皈依证要不得,要拿到天上给的皈依证。天上给的皈依证,这不是胡说八道啰在这里,是不是。想当然的乱说啰。你要真的有一点正知正见,依止过上师他就会说啰,你办了皈依证,不是要得要不得的事情,办了皈依证这只是履行了一个手续,但是真正要做到皈依呐,要依止上师,这样就是真正的皈依。这样去讲呐,那别人听了就明白啰。哦这个道理就讲明了啰。他那一讲就变成别人就觉得他是讲梦话呐,是不是。要办天上的皈依证,你看办天上的皈依证,这这,那游客那些刚刚接触佛法的人他就会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呐。这个天上的皈依证我要到哪里去办啰,是不是,我又上不了天。你看这这这啊,他也是称呼喊师傅师傅,老师傅,哈哈,在那里指导这个指导那个。来一个人他就跟一个人讲这个,这就是混乱不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汉地的佛法啊,他不讲究依止上师。好啰,这一不讲究依止上师,这一出家的全部成了师傅呐。但是我们汉地现在出家的这个缘由有很多呐,而且真是少有那种为正法为度众生出家的呐,很少呐,是不是。大多数出家的都是家里困难出家,招工出家,等等等等这样那样的世俗原因出家,菩提心都没有。他把衣服一穿,大戒一受,他是师傅了,搞起学佛来指导这个,指导那个,你看真麻烦不啰。这也就是说佛陀为什么说末法时期啊,是白衣讲经呐,为什么啊?这中间佛陀只是说了个现象,末法时期白衣讲经 ,是这个现象,但并没有说白衣讲经那个不对呐。那是因为什么啊?到了这个末法时期,出家人里面真正懂佛法,真正有修行的人,不多了,甚至极少了,是不是。而相反居士,白衣中间有真正修行的,啊,你看我们就是白衣呐,我们就是白衣修行呐。那我不说我是居士,也不说我是僧侣,我就是瑜伽士。是吧,就像喜马拉雅最开始的原始宗教样的,原始的修行人样的,就叫瑜伽士,瑜伽士就是求道的人,与道相应的人,瑜伽士。所以啊,依止上师的重要性,不光只是对个人呐,对整个佛教界都非常的严肃,有了对上师的依止,汉地的佛法就会纯正起来,就不会再混乱不堪。所以这也是我希望啊,大家一起来倡导的。)

因此一定要依止如船师之善知识,才能超越生死大海抵达涅槃之彼岸。

善知识之种类,概说有四:(他把善知识的种类就分成四种了呐。)

(一)属于普通众生一类的善知识。

(二)属于地上菩萨一类的善知识。

(三)属于化身佛的善知识。

(四)属于报身佛的善知识。

这四类善知识要用自己的情况来审断。如果自己是一个初修业的人,(刚刚开始学佛法啊,初修业。)当然就很难去依止佛陀或地上阶位的大菩萨们。(嘿嘿,是吧,就告诉你们呐,你们初学佛的人呐,你很难去依止大菩萨,甚至佛陀。为什么啊?他是要累积顺缘的。大菩萨教人的方法,下的药是很猛的。需要你积累的资粮也是很多的。是不是。)因此(这初修业的人)就必须去依止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了。(是吧,就是说,各种堪布,是吧,教你佛学知识,是吧。)在自己的业障大部净除以后,那时就可以依止地上阶位的大菩萨;(大堪布呐,是不是,嘿嘿嘿。这就像读书样的呐。你还只是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你就只能去依止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呐。读完幼儿园再进小学,再依止小学老师。你不可能你还是个幼儿园的,什么都不管啊,就不管那些,我要跟一个大教授去学习。当然你如果是那个大教授的崽,那他可以教你,是不是,那他也只是业余的教导教导你呐。不可能专门去教你,他还是要把你送到幼儿园,送到小学,哼哼,是吧,教授的儿子他也要上小学呐。哈哈,他不可能自己教呐。再说啊,要依止地上菩萨啊,那也是要需要累积很多资粮的,是吧。要自己的业障大部分净除以后才可以依止地上阶的大菩萨呐。为什么啊?你的业障大部分净除了,你就已经很清静了。你才有清净的眼识,不然地上的菩萨你依止了他,容易犯过错的呐。容易犯戒的呐,你要见他的过的话。那就后患就严重呐,啊,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如果你依止了了一位普通众生,善知识,是吧,普通善知识,你见见过错,他有这样的过错那样的过错,啊,见见也是有,也是违反三昧耶,但是对境呐没有那么严厉呐,是不是。如果是一位地上的菩萨那就真的是不得了了啊)如果自己已经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识;(那就什么啊?见道呐。同志们呐,资粮道以上就是什么啊?见道位嘛,是不是。就是说如果你还在资粮道,你最多就,资粮很足很足的人,业障净除的很清静的人,你才能够依止这个啊,地上的菩萨,登地的菩萨。这里说得很清楚了呐,如果你资粮积累的不够,你还只能依止那种普通善知识。普通的就是他还没有登地。但是他可以教你,为什么啊?他对经文有一定的理解,他有他的上师教给他的,他有传承的保证。是吧,他不会带你走错,是吧。那就是初业的,依止这样的上师。那就只有明心见性以后呐,资粮道以上的、以上的就是什么啊?见道位,就获得见道位的人,才可以依止化身佛,很多人不是想依止,哎呀要飞得起啊,是不是,化身佛呐,都想依止佛陀。一讲起就是想依止依止依止,我要是能依止佛陀,要依止就依止佛陀呐。很多人口气这么大,问题是你还是个初业人呐,是吧,你没有资粮呐,那你就只能依止一位普通的善知识啊。而且你依止的那个普通的善知识呐,那个善知识还真的要时时警惕自己的嫉妒心。所以说做善知识也真的不容易。从第一步开始,从第一天开始做善知识就不容易了。为什么啊?他要时时警惕自己呐。为什么啊?如果自己还是个只能带初业的初级的人的善知识,那就要警惕自己狂妄、嫉妒等等,明白自己啊,也还没有获得见道位,属于凡夫类的善知识,是吧。自己还得努力,自利利他嘛。那么已经是地上,登地的菩萨了,他也在做善知识呐。登地的菩萨他也在做善知识,但是他也要记得自己还要去寻找自己的上师。这就回答了以前不是那位先生说,为什么师傅还想找师傅呐?师傅成就者,成就者是获见道位呐。获见道,而且还只有这个获得见道位的人他才能够依止化身佛呐,同志们呐。这就明白了噻,该谁教你们,就谁教你们,你们就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上呐。当然这个做善知识,你们也可以做善知识了呐。你以为你们不可以做善知识呐?你们可以呐,只是你们做善知识做的水平低啰。是吧,你像高玉美以前不总是在做善知识吗?在他家里劝他爸爸妈妈不要杀生,是吧,要多放生,是不是,这就是善知识呐。但是你要明白你这个善知识还是学生,是不是。在你教导别人同时,自己要有精勤向上,努力向上学习的这种啊,努力。张弦也是,是吧。不要说的你又不敢望了啰。你像你是不是啊,看了那么多书是吧,接触那么久显教的佛法是不是,你也可以做善知识呐,是吧,有时候跟你妈妈他们呐是吧,这些人讲讲道理是不是。能够讲一定的道理,要他们不要杀生,放生,这样得健康,师傅这里接受的熏习是吧,一些道理你也可以跟他们讲一讲,是不是。对那有缘的朋友也好,是吧,朋友也好,可以讲一讲,你也可以做善知识呐。但是你这做善知识你就要明白一点,你还去需要学习,你还要继续依止上师。那么这个时候你如果遇到一个初学佛的人,你看,爷爷,你们就可以教导他呐。作为爷爷他是最开始刚开始接触一点点,啊,那么他就是初学,作为爷爷来讲呐,他尽管是大学老师,但是他就必须要放下这个轮回中的这个身份,去向你们学习呐。去依止你们这样的善知识呐。是不是。你们现在可以跟他讲道理,他就要虚心呐。但是他不可以指望一下就依止了我呐,当然他条件可以依止到我,是不是。他是一个层次的问题,知道不知道?明不明白?这就是中学老师的年纪小的小孩子,说到学佛上的时候我就像跟爷爷我就是颠倒过来了呐。按世俗间他是我的父亲,是不是,如果按学佛来讲呐,他就是我的孩子。就像一个中学老师的孩子,他上幼儿园,刚刚结婚一个中学老师,是吧,生下个小孩,两岁、三岁、四岁,三岁、四岁进幼儿园。那个中学老师不可能教他呐,就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教他呐。是不是。当然他有这个能力教,但程序是先要找个幼师,到幼儿园去教一教他呐,经过小学教育呐,是不是。他可以在旁边业余的指导指导。是不是,比如现在我也跟爷爷指导指导,讲一讲,提醒提醒,但是你们可以做他的善知识呐。是吧。好你们依止我,那我就要依止我的上师呐,我也想依止我的上师呐,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明不明白啰,直至圆满成佛。这就你们就明白了这个菩提道应该怎么走了呐,是不是?菩提道就是这样走的。一级一级依止着自己的上师。明不明白。你就看五明佛学院嘛,晋美彭措法王是吧,在世的佛陀呐,化身佛陀,他也只是指导那些,教导那些大弟子呐,成就的地上菩萨呐。是不是。也只有那些登地的菩萨才可以依止着晋美彭措法王呐。但是皈依法王的人又好多呐。是不是,皈依法王的人好多好多呐。我们也皈依了法王,法王还跟我受了五戒呐,是晋美彭措法王给我亲授的五戒呐,同志们呐,呵呵,这就是缘分呐。这亲授五戒,包括你站在旁边的人你都没有亲授呐,明不明白。一开始他对你说,他说一句,你应一句,旁边那个就听都没听见,应也没答,答也没答应呐。是不是,跟我一起见的,就我跪到面前了,那个隔很远,就跪到那里,是不是,他又没有应,晋美彭措法王只看着我,给我一条条念五戒,还解释五戒,旁边那个堪布翻译,就给我翻译。他授一条我就应一条,好,好,好,是不是,这就是他授戒,你答应呐。这就是圆满意义的受戒呐。明不明白,哈哈哈。嗯,这缘起中间也看到了,法王给你授戒,是吧,那么其实很好了呐。那么下面那些登地的菩萨依止法王之后,登地菩萨就是谁的依止了呐?就是那些资粮积累的很好的人呐,业障大部分清净的人呐,是不是。大部分清净了就可以依止这些地上的菩萨了呐,法王身边的一些大成就者,大堪布了呐。他们是吧,仁波切呐,你们就可以依止他了呐。嗯,完了之后,我相信五明佛学院还有这种没到地上的菩萨的那些堪布呐,也还有呐,是不是。各种各样的教授师呐,是不是。包括那些学生中间的考了一定的格西的学位啊,这些学生呐。五明佛学院的学生呐,他就可以是这些初业行人的依止师了呐。他可以教导你了呐,是不是。他就可以作为你们的依止了呐。就一级带一级呐,这样才可以呐。你不可能要晋美彭措法王去指导每一个初业的人嘛,这样他也辛苦嘛。那他那些大弟子们干什么呐?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呐,就说明了每一级就一级依止上师,只不过不断的努力上去,是吧。那你就不要想当然啰,那我要依止就依止晋美彭措法王,你要是地上的菩萨呐。你再去这样想噻,是不是啰。你看晋美彭措法王那里有登地的菩萨,等等等等,有很多善知识都是他老人家的弟子,但是在我们这边也有某某师这样的弟子呐,是不是。某某师不也是法王的弟子,那他就谁依止他啊,那不就是那些初业菩萨嘛,这么多居士,就由某某师一起带着啰。是不是。某某带着放生呐,带初业菩萨不就是要你们放生,不杀生,教这些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的东西。先打好基础呐,积累资粮呐,是不是。但是呐,这个中间做善知识就有一点难度,就是每个阶段的善知识你可以做别人善知识的时候你要警惕,你要有自知自明,自己也在学生位,你没有达到圆满成就,哪怕是你是地上菩萨,你没有成为圆满的佛陀,你都是做学生的人呐。你在做老师的同时你也在做学生的人呐。要这点保持清醒,不容易。因为为什么啊?尤其是没有登地的菩萨,又在做善知识的,他容易什么啊?被八风所转。明不明白。危险就危险在这里,做善知识啰。如果你又没登地,好,初业行人是很多的呐,那个量就很多呐,甚至是皈依你的、依止你的这个初业的那些菩萨们呐,嘿嘿,可能是几千人,是不是。依止你的有几千人,而值得你依止的那个地上菩萨呐可能都只有几个人,那位上师身边只有几个人呐。啊,那就没有你的排场大呐,也没有你的声望高呐。同志们呐,是吧。最这个时候最容易造成一种什么啊?被八风吹动,我是大法师了。你看看,现在外面名气最大的大法师,所有的初业人都在看他的碟嘛,但是我讲句实话,他教导的就是初业,最初业的人呐。明不明白。从这个道理上讲就教导初业的人。而初业的人呐出于恭敬心呐他当然会把你做佛陀看呐,就是把上师看成佛陀。所以说这里面有个矛盾就是呐初业人依止这个没有登地的善知识,没有登地不是地上菩萨的善知识也应该啊,把这个上师做佛陀看,明不明白。上师就是佛陀。但是这个教导初业菩萨的这个人,他没有登地之前他应该有自知之明。作为他自己是绝不能被这八风所吹动,就称赞呐,你是大菩萨,别人可以这样做,你的弟子你也要教导他们是这样做,但是你不能作这样想,你自己要心里明白。明不明白。而且你还必须去依止地上的菩萨,登地的菩萨。这样才如法,如果你不去依止地上的菩萨,你就很容易被弟子毁了。你没有上师的话,那你就被弟子毁了呐。明不明白。做上师的人,只有圆满的佛陀才没有上师了,他已经圆满了呐。佛陀。只要不是圆满的佛陀,他都必须要依止上师。他才不会被弟子毁掉,明不明白。因为有上师经常鞭策他,警策他。其实我们中国道家都是这样子的呐,你们不记得了。学过一点点历史的,接触过接触过道家历史的,嗯,列子是吧,道家的祖师爷之一,是吧。列子取得很高的成就了,是不是,他也已经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求道的人,跟他学习,是吧,他的老师是谁啊?啊,壶丘子,是不是,那壶丘子身边就冷冷清清,就教了他一个呐。是不是。有一次列子在上课,跟很多人呐,很多弟子在上课。他的老师来了,壶丘子来了,他本来好高兴的,一看到是老师来了,结果发现老师往他房间一走,然后掉头就走,那列子鞋都没穿好,追出去了呐。追那壶丘子,他“师傅啊,您怎么来了掉头就走了呐?”师傅在那教导他,你能够聚集众人,但是不能遣散众人。你看看,那个老师就是说,你还是被这些弟子转了。能遣散就是放下这些弟子。从心里放下做老师的这个东西,你还是我的弟子。当然列子还是做的很好,赶紧追出去,恭恭敬敬的,他就时时依止上师了呐。明不明白。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呐。是不是。你看壶丘子上面他也有上师呐。是不是。但是如果说名声的话,那在当时就没人认识壶丘子呐,只有列子认识壶丘子呐。那些弟子那些学者就认识列子呐。是不是。这个东西啰,这个名相啰,越是往上修,修行层次越高的上师身边的弟子就越少呐。他名气就越小呐,我给你讲明的呐,是反的呐。嗯,这就像当教师样的呐,我们世间法的教师呐,你们都看得到呐。小学老师一个人就是,一个班主任就是六七十人,六七十个弟子,常随,是不是呐。每天都到他那里上课呐。那不是常随,常随六年。哈哈哈哈哈,那小学的班主任是常随六年呐。是吧,六七十个学生。那哪个像我这个师傅身边常随六年的就剩下你们几个了。哈哈哈哈哈,是不是,都跑了,学不了。嗯。我这里要是六七十个学生,那得了,那就好热闹了啊,是不是。难,越往上越难。嗯,你看,中学老师呐,就少一点啰。有时候我们现在教育也是常随六七十,但是啊,大学就少了呐,大学一个班是多少学生呐?爸爸,啊,就少了一大半,一小半呐,那么到硕士生呐,几个啊,十几个子吧,一般带十几个子吧。到博士就只带几个了。博导,带博士后可能一两个子了。就越往后这个老师带的学生越少呐。所以说你要去比这个东西,就没办法比。那个小学班主任往这个博士导面前一站就问博士导:“你有几个学生呐?”那个博士导就会说,“我这一辈子带来大概就是一二十个吧。”我这一辈子带了一二十个学生。这个小学老师就昂着头啊,很骄傲的对这个博士导师,那你的学生没我多,我六年就是七十个,我这一辈子那就不知道好几百,上千都可能,是不是,那桃李就满天下。哈哈哈哈哈哈,满天下呐,我的桃李。那能比不?不能比。学佛是一样的呐。带初业菩萨的善知识,没有登地,他不是登地的菩萨,啊,他的学生可能是几千,那常依止的很多。而他们依止的上师是登地的菩萨,他们上面就只他们几个呐,就不多了。十几个,二十几个,那就是学生的学生多些呐。弟子的弟子多些呐。上师的弟子少些呐。对他来讲就是。那么登地的菩萨他还有十几个这样的弟子呐,对于他的上师来说,化身佛,那登地的菩萨就不多了呐,依止在他身边的。当然如果算上古往今来,他方世界,那登地的菩萨就不知道有好多,是不是。但是依止在这个化身佛身边的登地大菩萨那可能就是一个,哈,两个哈哈,就那么啊,一点点呐。如果那个登地的菩萨,还犯糊涂,当然啰,登地的菩萨就比较难犯这样糊涂了。就是我的弟子比您多,嘿嘿嘿,师傅呐,我带的弟子比您多呐。嘿嘿嘿,一般登地的菩萨就很难犯这样糊涂了。知道不知道。但是没有登地的那些善知识最难警惕的就是这一关啊。最难过的也是这一关。所以说你们将来,要经受考验就这一条呐。最难过的关呐,这是。哈哈,说不定你跟某某大法师也一样呐。啊,几十万信徒呐。当然啰,有几十万信徒的那些大法师你要想清楚呐,是不是啊,你很可能还是没有登地的呐。那你就还要去依止登地的菩萨呐。嗯,赶紧去依止。你自己才有把握。但是很遗憾,我看现在他们也不依止。他们不依止自己的上师。啊,这一个阶段我觉得是最艰难的,最危险的一个阶段,就是没有登地,又做了善知识是最危险的一个阶段。为什么啊?你没有登地,你就没有根本上师,那种究竟意义,圆满意义的根本上师。登地了就有。就是那位让你明心见性的上师。啊,就是你的真正的根本上师。那你的根本上师他就会主动来找你,是不是。因为你们已经结上根本缘,结上金刚缘了,不坏的缘了。他会来找你,会喊醒你。但是你又没有登地,又做了善知识,最难过的关就是这八风,世间八风。名气啊,名气大于天。那世间凡夫就是看这些东西呐,看名气呐。然后一吹捧起来就把你做佛陀搞呐。这本来于他们是对的,于你就颠倒了呐。啊,你要依止上师呐。所以说我觉得汉地佛法啊,这一节课是必须补火。不单只是所有初学佛的人要补火,我看啊,那些大德们呐,被喊师傅的人呀都要补火。要依止上师的必要。甚至很多当师傅就是因为什么啊?就是因为他出了家,出家的时间久了,他也没有依止上师,他连自己的上师都没有,他只有个出家的师傅,那个出家的师傅也没有带他,也没有按部就班的教导他,他自己还真的是个初业菩萨,自己还是个初业菩萨,学了一些不系统的这些名相。当然他可以作为其他初业菩萨,居士的依止,但是问题一点,他又缺乏这个依止的资格。为什么啊?他没有上师,他没有依止登地的菩萨。这个时候他应该依止的是登地的菩萨。哪怕是初地菩萨,应该依止个这样的人做上师。但是他没有,很多这样的师傅他都没有。但是,他也在带弟子。这样往往他就要犯错误了。犯什么错误啊?变成一个对自己不了解了狂妄了甚至有的初地菩萨在带弟子还没有他的名气大,他也瞧不起人家了,恰恰这个初地菩萨甚至可能是居士、白衣,但是是你应该依止的上师呐。是不是。你依止了他,然后你再去教导你的学生,这样就如法了。如法了你自己才不会犯错误呐。当然登地的菩萨,从初地到十地都还要依止自己的上师。你看,冈波巴大师,我们现在讲的不就是冈波巴大师文集吗。冈波巴大师十地菩萨再来,他要依止米拉日巴尊者,是不是。他要依止上师。不依止上师的话,他都不安,菩提道上没有引导,没有归属。同志们呐,依止上师重不重要啊?非常重要呐而且希望大家早日明心见性,你就拥有了真正的意义上的根本上师。那样,当你在指导别人的时候就有你的上师在喊应你,喊醒你。所以做了别人的上师,做了别人的依止,最要警惕的就是你还需要上师呐,你还没有圆成佛果呐。这样就把道理给你们讲明白了。为什么你们的上师还在呼唤上师呐?嘿嘿是不是。我这么辛辛苦苦的做,不就遥呼我的上师嘛,我跟你们一再讲了,把这个道理就圆满映证了,是不是。所以看来呐,这米拉日巴大师集是很有必要讲,讲到第三集是冈波巴大师集这里把这个问题圆满的告诉了大家。是不是。那么有的人就要了解自己呐,你到底是个初业行人还是个资粮道以上的登地菩萨呐?你要搞清楚呐。你是不是还是个业障很重的人啰?是不是。那我讲句实话,如果是初业,刚刚接触佛门,哪怕你是个博士啊,如果你有幸依止了一位地上菩萨,那你就真的是要珍惜这个福报呐。为什么啊?初业菩萨依止地上菩萨是很难的,很艰难。为什么啊?地上菩萨教人的方便,教育人的方便跟那没有登地的菩萨不一样,地上菩萨教人的方便是不假方便。啊,你需要什么对治就给你来什么对治。是不是。而那些没有登地的菩萨,他教导这些初业行人呐,初业行人,他只能依据经典,看上去他好像还专业些呐,是不是。他依据经典给你讲。嗯,因为他如果要那样做,像地上菩萨那样做,他不可能做圆融,他也没有那个智慧,他只能给你做名词解释,然后让你按戒律那么那么的做。那么初业行人如果依止地上菩萨啊,依止的地上的菩萨那你就要做到一点,不断努力的净除你自己的业障,清净你自己的眼识,是吧。不然你看这个地上菩萨你就会把他做像你样的凡夫一样看呐。那个能够依止的地上菩萨能够依止地上菩萨做上师的那些,刚才说了呐业障大部分净除了的,他就有一个智慧,起码形成了一个定见就是都是我自己的眼识不清净。他能够这样,因为他学教理呐,学这些啊,东西时间很长了,自己的业障也净除的差不多了,净除的大部分都净除了,所以他能够清净,能够反省自己。这样才能够依止地上菩萨呐。是吧,他还不能依止佛陀,为什么啊?那佛陀的手段教育起来就更加不得了了呐。是不是。佛陀教育教育这些弟子的手段,你看帝洛巴怎么教那洛巴啊。那洛巴地上菩萨去依止化身佛的。所以说学习他们的事迹但是要明白自己的斤两。如果你是初业菩萨,当然你做不到像米拉日巴依止马尔巴上师那样。所以说明白一句话要真的要有智慧,要有上师。你看那个冈波巴大师离开米拉日巴尊者的时候,米拉日巴尊者把自己的秘密给他看,最后的教言,就是一身的伤疤和老茧。这一身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啊?上师给的。那是什么啊?那是地上菩萨依止化身佛呐,可以做到。所以米拉日巴尊者说以后难得有人能够承受,那是因为什么啊?以后地上菩萨少了。不是说所有的人不能承受这种教育。地上的菩萨才能承受这样的教育呐。但是还是会有地上的菩萨来呐。这个佛陀的事业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是吧,永远都会有学生去学佛,去依止上师,是不是。那就有地上的菩萨去依止他的上师呐,去依止化身佛的呐。是不是,化身佛来到这个世间,他就是等他的地上菩萨的弟子呐。但是他很寂寞的呐,化身佛来到这个世间很寂寞的呐。嗯,他就等那个弟子,他准备就用那种方法去教,去收拾那个弟子。嘿嘿是吧,他当然能够承受呐。对于初业菩萨是学习那种精神,但是你们承受不了,是不是啊。我要是那样折磨的你们来,那早跑了,是不是。你们不能承受,但是不等于不需要。啊,那是方便之说呐,是吧。为什么呐?因为往冈波巴大师以后,啊,很可能来依止的就是呐位次就越来越低啰。是不是。初业菩萨居多啰,当然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呐,是不是。那初业菩萨学习他是一定要按照这个经纶,按照名相,按照这些东西来呐。是不是。教这些东西那没有登地的菩萨都可以教呐。是不是,学的时间久一点的,就是业力也还清净了的是吧,业障净除了的,就是这个道理呐。所以看那个佛菩萨给我的开,是多么的准确呐。“鱼龙混杂意相同”,哎呀,那个时候我办网站的时候,带弟子的时候,刚刚开始办道场的时候就抽了那个签呐。啊,这个世界上这么多学佛的呐,所以鱼龙混杂呐,意相同。大家的心意,不论是真心实意啊,还是啊,无常的意念都是想成佛嘛。哪怕是个初业行人都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想成佛。是不是。但是是鱼龙混杂呐。是吧,有的是龙呐,有的是鱼呐,是吧。意相同“耐守深潭待运通,”哎呀那个菩萨佛菩萨就提醒着,嗯,那个化身佛如果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这个世间想等弟子也要忍耐呐也要耐守深潭呐,很寂寞的呐。“待运通”,什么叫运通呐?对于化身佛来说,他不存在什么运通不运通呐。是不是,他就是这个你的那个登地的菩萨弟子,机缘成熟,你能够教他了。就是等这个东西,是不是。越往上就越难呐。就越难等呐。是吧。好好等呐,耐耐心心的等。那地上菩萨要等化身佛来也要忍耐呐。依止上师在你没有圆满成为佛陀之前,都是你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地上菩萨依止化身佛都是很秘密的你都不知道呐,是不是。都是很秘密的呐。他有上师的呐。那么有的人就会指着这些地上菩萨,怎么没看到你的上师呐。不要这样去指责呐。他只要强调这样的道理,他也一定会这样去做。他也要依止他的上师,不然他就有可能自误误他。你看我刚开始最担心的就是这点,我希望做到就是自他两利,啊,自他两利,双赢,最担心的就是自他两误。是吧误人慧命那比什么因果都重,是吧。啊,学佛怎么能够不依止上师呐?啊!)这四类善知识要依自己的情况,如果自己是一个初业的人,当然就很难去依止佛陀或地上阶位的大菩萨们,因此就必须依止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了。只有在自己的业障大部净除以后,那时就可以依止啊,地上阶位的大菩萨。是吧,嘿嘿因为这个时候不是金刚上师,不是那种根本上师,啊。像这种初业行人啊,依止这些没有登地的菩萨做上师,做善知识,那你们结的是上师的缘,但是不是根本上师,啊。如果你这个人比师傅还努力,你经常勉励自己,很精勤,是吧,进步很快,那么你说不定你比你这个上师还早一天见道,或者早一天积累更多的资粮,净除更多的业力,能够遇上见道的菩萨。是不是。你一旦遇上这个见道的菩萨了,那就是你的根本上师到了。啊,前面这个阶段呐,有可能你比上师快一点,是吧,因为你的上师也是普通众生类上师呐,善知识呐,是吧。他也还在,他的那个情况也还是无常的呐。因为他还没有见性呐,没见性之前他还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但是呐,他比你学佛时间早,那也是你的善知识,啊。也是你的善知识。但是如果你自己努力可能那可能超过他,可能超过他。但是一旦成了根本上师之后那就是永远是生生世世的根本上师,你都不可能超过他。他因为他登地了,他登地后他会稳固前进,那他的那个道基就稳固了,他一定会精进努力,一定会精进努力这么走下去,是吧,那么他就是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他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了。他是个真正的修行人了,是吧。那么你依止了他,你就好好学就是,是吧。啊。)如果自己以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啊,就见道了,)才能够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识。等到自己也证得地上的果位时(他这里有一个资粮道以上还没有到见道,还没有到登地啊。就等到自己证到地上的果位的时候,)就可以依止报身佛之善知识了。(资粮道以上,登地就可以依止报身佛了。你看看,地上的菩萨,明心见性以后的人呐,所以说明心见性呐,那就真正的幸福呐。是不是。你明心见性了,登初地了呐,你就有资格依止什么啊?就可以依止报身佛,报身佛是什么啊?就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呐。就是来一个有这个肉身的,有报身的,是吧,佛陀,报身圆满的佛陀,法报化三身圆满,报身佛,那就是圆满的佛陀了呐。是不是,那你就能依止这样的佛陀做上师了。所以说这同样反过来,按这个道理,按这个讲的经上的道理,你反过来,那个报身佛他也只会去指导,去收这些登地的菩萨呐。他总还要留点事情给这个前面的、下面的人做呐。那登地的菩萨你去教导那些资粮道以上的啰,资粮道的那些凡夫类善知识你就去教导那些初阶啰,初业菩萨啰。是不是。我一个人都把他包完,做事包完了,那这些人干什么呐?这些人他也要积累资粮呐。是不是。按部就班啊,各干各的,每个人干好自己的,是不是就行了。那有的人就说那报身佛不干脆就一下全部教完算了,嘿嘿嘿,是不是,全部包完算了,不会这样的,啊,这样不如法。他要留点机会给这些人,那登地的菩萨他还要继续的积资净障呐。是不是。那么他依止报身佛的时候,他下面的还要带弟子,明不明白。所以你看,我们这一切不都是不谋而合的嘛,是不是。暗合道妙嘛,如法嘛。)

对我们来说,在这四种善知识当中,谁的恩德最大呢,【这要数众生类的善知识的恩德为最大了!】(看到没有,就是这些凡夫类的、众生类的善知识,就小学老师恩德最大,明不明白。启蒙老师啊,给你带来文化的启蒙。)因为我们这些初学佛的人都是困在业障和烦恼的暗室当中,根本没有能力见到佛菩萨一面!遑论依止!(你看看,这些初学佛的人,刚刚接触佛法的人,他们业障和烦恼都很重很重,还别说去依止上师啰,你看外面现在的现象就是这样的嘛,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要去依止上师嘛。学佛二十年、三十年他都不去依止上师嘛,是吧。他都是什么啊?要经过这些善知识的指导,他没有能力见到佛菩萨的一面,他见到佛菩萨他也不认为是佛菩萨,知道不。因为他是凡夫他就把别人看作凡夫。他只有经过这些凡夫类的善知识去教导去指引他们,他们才认识,哦,是因为自己业力太重,见不到佛菩萨,只有净除自己的业力,啊,教导他们。)因为遇见了众生类的善知识,依于他的指示明灯才能知道学佛之道,(学佛的重要呐。)逐渐亲近诸佛菩萨。(知道不,他们没有办法,初业行人没有办法去亲近佛菩萨,他只有通过这些凡夫类的善知识,去不断的教诲,不断教诲,他们才能逐步的亲近佛陀。他们一下亲近不了,嗯,他们认为什么是佛陀啊?你看,我爸爸妈妈观念当中,什么是佛陀啊?那就是那个坐在天上的,脑袋放光的那个什么什么样,那就是佛陀。嘿嘿嘿,他们这样的,他们怎么会去依止在人间的报身佛呐。你说那个佛陀要是那个样子他怎么教导你?是不是。好大,比山还大,是不是。那他跟你讲话他怎么能,你怎么能看到,你在他面前就像一只小蚂蚁,是不是。那么报身佛他如何教导你呐,他也要变成跟你差不多大呐,或者让你听得见呐,让你看得见呐。那么他怎么能让你看得见呐,是你自己登地了之后呐,他才能教导你。他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才不会吓着你呐。嘿嘿,是不是。条件不一样,你自己的层次不一样,所以最要感激的呐还是这些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因为正是他们在这个世间把佛法维持着,是吧。哪怕就是跟你讲讲这个名相噻,也是善知识呐。但是不能颠倒啊。这些讲名相,讲名词解释,教导这些众生逐步亲近佛陀的这些普通众生类善知识呐也要时时提起警惕,自己去依止上师。因为你还在菩提道上最初最初的阶段呐,你还不稳定呐,你还没有获得见道的位置,甚至还没有获得这个什么啊?资粮道以上的位置呐,是不是。所以你还要努力,这点是这些做善知识的人要警惕的。当然这些凡夫众生,冈波巴大师这个文集他是以这种身份讲,是不是,更要感激这些凡夫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接触佛法,是不是。你像高玉美以前认识的啊那几位善知识,你就不能去要求他们跟那些登地的菩萨讲的一样的圆满,不能这样,但是你要感激他们呐。正是他们让你逐渐的能够亲近这些登地的菩萨了,是不是。一步步走进,靠近。这样当然对他们的误区你要感到遗憾和着急,希望如果有缘就能够帮助他们,是不是。就是这样子的啊。)所以说在所有的善知识中要以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们恩德为最大了!

以上四种善知识之界说是:

一、佛陀善知识的定义是【具足断、证二种圆满的胜士】;(所以说大家就不是也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学习了如何观察上师吗?这里面讲的更详细了啊,那我看以后啊,可以这样讲经,我以后就是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和《米拉日巴大师集》的第三本就《冈波巴大师集》集合起来讲。是不是,这互有补充。嗯,你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讲了依止上师没有讲的那么详细,是吧。)

——指完全断除了烦恼和所知二障。

——是指完全圆满了二种智慧。(断、证功德具足,这是具足了啊,具足了断证二种圆满的胜士。所以你一个初业行人,刚刚学佛的初业行人呐啊,我们这里非常多呐。外面非常多的初业行人呐,是不是。那你怎么要求你依止的善知识就是具足断证二种圆满的佛陀呐。你不能这样要求呐,你没有资格呐去依止这样的上师呐。嗯,你就要净除自己的眼识呐。如果你还以不清净的眼识去观察上师的过患,这就是愚痴的呐,是不是。因为你所依止的上师、善知识,他不是佛陀呐,明不明白。这一类佛陀善知识的定义,除非,啊,当然如果你有幸啊,缘分特别好,依止了佛陀善知识,那你就太幸运了,是不是。那你只有珍惜,不断地净除自己的眼识去依止,但是很难做到。是吧。)

二、地上菩萨的善知识是指从初地到十地之间各地不同断、证诸功德。此中又以第八地以上之菩萨具足摄受众生之十力功德自在:(看到没有的,有很多大菩萨,你看大法王,大菩萨,他们属于什么呐?八地以上的他们就圆满具足是吧,摄受众生的十力功德。是不是,但是如果你还只是个初业凡夫,如果你有幸碰到一个初地菩萨,那你还真的只有感激的份呐。他初地菩萨他虽然不具足啊,这十地功德,摄受众生的十地功德,但是他是初地菩萨呐。那你和他之间就还相差天壤之别,啊,像初业你只能依止凡夫类众生的菩萨呐,你还没有资格依止这个初地菩萨呐。是不是,如果你依止了初地菩萨,那你就只有感到幸运的呐。当然啰如果你有幸依止这个八地以上的十地菩萨,或者是圆满佛陀,那也是你的幸运,但是一般是不能做到的。啊,你资粮累积的不够,知道不。八地以上就圆满具足呐,就具足了摄受众生的十地功德自在。是吧,什么是十地功德自在呐)【一】于寿得自在,(看到没有,他寿命可以自在,他想活好久就是好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他来说没有什么生死,没有什么生死。很多人,你像我曾经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嘛?我爸爸妈妈在我初学佛的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呐。对我说,你在哪里看见的佛菩萨啰?里看见过不死的人啰?而且有的大德的经纶里面也,他的作品里面,论著里面也是这样说,就含糊了,所以说为什么我觉得《冈波巴大师》这个文集里面说的很清楚呐。嗯,没有看见过不死的人。没有看见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不死的人是指什么?凡夫呐!有生就有死呐,而且凡夫登初地的菩萨,八地以前的登地菩萨都还不能做到,不一定都能做到寿命自在呐。可能有的七地、六地、五地,他做到一项就是寿命自在,是不是,只有八地才能圆满具足这十种功德,第一就是于寿得自在。是不是,世界上有不死的人呐,啊,不要以己度人呐。这里讲的很清楚了,只是呐你要依止这样的人那就看你是哪个层次的人呐。是不是,你要是地上菩萨呐。嗯,因为这个于寿命得自在是这个八地以上的菩萨,他如果显示的是寿命自在,又摄受了很多初业,初业就会打妄想呐,是不是。明不明白。他就不明白为什么你的寿命可以自在,我们不能做到。师傅你肯定是没有传我什么。不是,是吧,你还没到那个程度呐。是不是。你就只有希望是说,初业菩萨只有希望自己早日见性,跟这个八地菩萨,寿命自在的菩萨能够结上金刚缘,那来生他又会收你,是不是。他又会带你,这样就好了呐,这样你才有了保证,是不是。当然如果你自己等到八地了,你就寿命自在了啰。是吧,或者登到前几地了,登几地了是吧,登几地了能够做到其中的几项啰,嗯,你专修寿命自在也可以啰,是吧,都可以那就是八地以上,所以说不是没有,是你见不到啊。更不用说这些凡夫了呐。凡夫众生就是有生就必有死,啊。你能够活八百岁,彭祖最大,八百岁还没死,还是凡夫,还得死。这人寿八万岁,八万岁以后还要死。轮回中的天道时间很长,他还不能不死呐。天人还要死呐。是不是。因为为什么啊?天人是六道凡夫众生。只有你看看到了第八地,具足了摄受众生的十地功德,他第一条就是于寿得自在了。哈哈哈哈哈。)【二】心得自在,(你看,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啊,心得自在呐。那种自在就是无法言说的呐。这心得自在真的不好说了啊。这无法用言辞来具体描述那种心里的自在。于心得自在就显现了很多,这个寿得自在和心得自在是一呐,不是二,啊!哈哈哈哈。这十自在啊,这十种功德啊其实是一,明不明白。第三于资财得自在。)【三】于资财得自在,(什么叫于资财得自在啊?他需要什么东西,他需要什么东西他就有什么东西。告诉你们呐,是不是。他如果需要一部宝马,他就可以有那宝马就来了,这就得自在了,他不要的时候,这宝马他都不要,嘿嘿嘿嘿嘿,这就叫得自在。我们不是看过一些科幻片啊,我都在开玩笑在想,这样就好了。我不需要坐车的时候,不需要用车的时候呐,我没有停车呐,上牌啊,这些烦恼,我那车子就不见了,我就走路就是。逛商店总不能开车噻,嘿嘿,是不是,我逛商店还开个汽车逛商店,是不是,等我需要坐车的时候,我的手一指,一部宝马,我想要什么车子,我喜欢什么车子,劳斯莱斯,劳斯莱斯它就出来了,一部劳斯莱斯,我就开这部劳斯莱斯走,嘿嘿嘿,觉得需要开车,是不是。因为我在大城市里面飞那就吓人呐。啊,惊骇世人呐,我开部劳斯莱斯走算了,哈哈哈,我开部宝马、奔驰走,是不是。他就有,啊,我一下车我连停车的车位都懒找的,我一收,就没有了。哈哈,我就走了,哈,是不是。这就是于资财得自在。啊。我觉得要钱用的时候,帮助别人呐,或者是需要现金的时候,变一坨黄金出来,点石成金,这不是于资财得自在吗?正因为他于资财无贪着了,他也就于资财得自在。于资财得自在他根本就于资财无贪着了,这就是多余的了,对于他来说。还要停什么车呐?我什么时候用就可以了。还要去买个车,是不是,我还去赚钱干什么呐?八地菩萨于资财得自在。就是这样子的,这一阶段人呐,他不是一般众生可以依止的啊。众生没有这种福报呐。明不明白。依止这样的菩萨的都是修行极高极高的,只有地上菩萨才有资格。因为地上菩萨他可以依止化身佛呐、报身佛了呐。他就肯定可以依止八地菩萨呐,是不是。所以明心见性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他才有资格跟这些人做学生呐。是吧。所以你们要努力啊,争取早日见性。啊!拼命积累自己的资粮,先成为早日成为资粮道以上的菩萨,资粮道以上的菩萨那个位子是吧你就能跟登地的菩萨做弟子,哪怕是初地噻,是不是。他还在你前面呐,他就真的是稳固了呐。这个初地和初地之前那可是天壤之别呐。告诉你们呐,前面这些真的都不算呐,登初地才算真正的修行人呐。因为登了初地他就有真正的根本上师和金刚缘了,就有佛陀,报身佛教你呐。你看,八地菩萨就有这么圆满了,那报身佛就更加了呐,肯定来会来收他的呐,不管他怎么搞,他只要登地了,那他跑到哪里他都跑不掉,哈哈哈,是不是,他师傅都会要收了他。这多幸福呐。嗯,是吧。)【四】于业得自在,(你看看,就是这个度生的事业很自在。无能度的我,也无所度的人。他需要度,他来度。他没到他度的时候,他不度,是不是。他很自在。度生的业,于其他业也一样得自在。)【五】于生处得自在,(他这个生你就不要理解为我们这种啊,跑到娘肚子里去生一下呐。他就是出现自在,他这个生应该是理解为什么?出现。出现在哪里就是他生在哪里。呵呵呵是吧。自在啰,他想生在哪里就生在哪里。嗯,他想生在西方极乐就生在西方极乐,他想生在兜率内院就生在兜率内院,他想生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生在地球上。当然啰,如果是有他的弟子他肯定会来。他就生在这里了,一生就出来了。而且这个自在还有一点呐,他不经过那些东西呐,住胎,长成呐不经过这些。那些是痛苦,是不是。住胎好难受,是吧,他不经过这些。)【六】于欣乐得自在,(你看看,那个自在,所以,其实都是一,是不是,不是十啊,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是一切自在,嗯。)(七)于愿得自在,(八)于神通得自在,(要什么神通就什么神通,包括前面的资财就是,正因为有了神通自在,他的资财就得自在呐,是不是。他不需要了呐。没有人的地方,不惊动人的地方我可以飞,我想飞多快就飞多快,是不是。我想进入任何时空就进入任何时空。是吧,于神通得自在了呐。嗯。)(九)于智慧得自在,(那智慧就更加无碍了呐,是不是。他还能最贴切的指导你最准确所以说,有的说上师,比如说你们依止上师,是不是有时候上师做过份了,有时候我也会想,是不是。严厉过份了,过份的严厉了,我都还要经常这样反省自己呐,你以为我做上师就睡在那里不想事呐?我总是在,睡觉前我总是在想这些问题,是不是对你们太轻松了?是不是对你们太严厉了?因为我不能做到什么啊?智慧自在呐。就是恰到好处,教育你们恰到好处。八地菩萨,所以说你们有时候就做弟子的,作为我也是这样想,哪怕上师对我再严厉,严厉过份了,我绝不认为严厉过份,因为什么啊?除非你依止的上师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的菩萨,他就于智慧得自在了呐。于智慧得自在了他当然恰到好处,那个轻重就当然恰到好处了呐,是不是。如果做不到,他就没有办法把握这个分寸呐。明不明白?啊,就像练功夫样的呐,不是我以前在那个《武林杂志》上看到一个典故嘛,谁啊?一个腿王,那个腿法练得那才真的是收控自如,为什么啊?他一次看到一个朋友脸上有个蚊子,他飞起一脚,“啪”,一脚踢在那个朋友的脸上,当然这是杀生啰 ,“啪”一脚,就刚好把那个蚊子打死,那个朋友脸上痛都不痛,哈哈哈,这就是很恰到好处呐,这就是恰到好处呐,因为过一点点他那个朋友的脸上就踢伤了,是不是。这就是一个什么?神腿王。谁我不记得去了。不记得是杜心武啊,还是谁?啊,你看看,他那个对腿他就控制自如了。是不是。这才高,我们就不能做到呐。那我一脚拍上去,那个嘴巴,你嘴巴就肿了呐,能控制到不把你牙齿打掉,就是已经很不错了,是不是,嘿嘿嘿,是不是,因为我们都是从开始练的时候就是只看怎么重啊,不断的加重呐,通过锻炼也是不断的重啊,是不是。又从锻炼到重之后,你又能控制到这个轻重,那就不得了了呐,是不是。所以说这个东西啊,一个层次的问题。教育,做弟子的你就要有这种心准备。啊,自己的上师,可能对自己过重了,没关系呐,他的意乐是好的。你如果要求上师一定要那师傅你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搞的我正好是能够承受,那行,那你就只有去依止八地菩萨啊。那就要看你是不是登地的菩萨了呐,嘿嘿嘿是不是。你是登地的菩萨,你就可以这样要求,你要是初业凡夫那你见初地都见不到呐,是不是。都不能依止呐,是不是。)

【十】于法得自在。(那当然呐,这一切都包括就于法得自在了。)

【一】于寿得自在者(啊,解释呐,这就是。)——能随意住世,寿命长短,随己所乐。(是吧,这就解释于寿得自在,你看,我想活多久就多久。我想活万万年我就是万万年。我想住到弥勒菩萨来就住到弥勒菩萨来,你看看,这不就是我的愿力嘛。是不是,没错嘛,是不是,我就朝这个八地菩萨努力,是不是。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二】于心得自在者——随己所乐,能出入任何三昧禅定。(你看,就像米拉日巴尊者样的,想入个定就个定了,是不是。有很多人听了讲《米拉日巴尊者传》是不是也打妄想啰,师傅你又不能做到随时入什么就入什么定。是不是,因为师傅还没到八地呐。是不是。你要到八地以后才能够这样做啊。入定得自在,入任何三昧,我想入什么三昧就什么三昧。是不是,当然啰,如果你们能够认识到这样的好师傅,那我恭喜你,我还要跟你搞好关系,你介绍给我,嘿嘿嘿嘿,我跟你一起去做他的徒弟去,是不是。这是做学生也要有智慧,就把这些道理搞清楚就观察上师,是不是,你要要求他,只能按他的那个层次去要求他呐。就像我们要求你们样的呐,也只是根据你们的层次来要求你们呐,不可能超越你们的层次呐。是不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寿命自在啊,但是,这只是希望呐,要求你,鞭策你们努力去做。是不是,但是你们到八地了就都能做到自在呐。是不是。没有到八地。要是我们一起都到了八地以上,那多好啰,是不是。你们是八地,我高你们两地算了,那十地,嘿嘿嘿嘿嘿嘿嘿,是吧,或者是成佛。那多好呐,那大家长久在一起,你们也做到寿命自在,是吧,很好。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啰。啊,这是于心得自在呐。这入任何三昧那就无法用言语去讲。是不是。他甚至可能一边在跟你讲话,一边开示你,一边指导你,他心里是入的三昧,楞严三昧呐,是不是。)

【三】于资财得自在者——能随意变现无量宝珠,如降大雨利济有情。(有的人就说那我没看到谁是这样做了呐?那哪里看到,这八地菩萨他能这样做,但是他不会这样随意做。要是那样做了他,这些众生业力怎么办呐,是不是,他们自己作业呐,他们就更加的放纵着自己的贪欲了呐。所以八地菩萨能这样做他不这样做。他不这样做不等于他不能这样做。你们这些凡夫众生没有看到有人这样做,不等于没有八地菩萨在世间,明不明白。八地菩萨在这个世间我是坚信的,佛陀都在这个世间,报身佛也都在这个世间。但是他们等的都是登地的菩萨,明不明白。他们不会让你们普通初业行人就看到,哼哼,接触这样的人呐。因为他怕害了你。怕随顺着你的贪嗔痴,这就是慈悲啊,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四】于业得自在者——能于地、界、众生、生处及转变他受用得自在。(明不明白这句话,嗯,就是于自己的生处得自在,这是一条嘛,这点好理解,自己想生在哪里就生在哪里,也能够转变他所投生的这个地方的众生的受用呐,明不明白啰?就是他有能力让你寿命自在,或者是几千几万岁,你的受用就是你的业报身嘛,你不能自在嘛,遇上八地菩萨他能够让你自在,明不明白。这就是转变他受用得自在。明不明白。就是所谓起死回生呐,死了让他变活呐,或者活的变死呐,这就是转变他受用。你看济公活佛不是本来身上没有肿瘤的,他跟你搞个肿瘤惩罚你,一个坏财主,是不是,嘿嘿嘿,这不是把受用转变了,受用自在嘛?是不是。本来病得要死的人,给他一粒灵丹妙药,活过来了,是吧,那他就自在了呐。这能转变他人的受用自在,但是,他这样做你要值得他这样做呐。什么叫值得他这样做啊?你愿意啊,生生世世的行菩萨道呐,你一个凡夫把你寿命延长干什么啰?转你的寿命自在干什么啰?让你寿命自在干什么啰?你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天都是多造一天的罪业。那佛菩萨,八地菩萨他会这样做不啰?不会这样做。你要真是个有价值的人,你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的利益众生的解脱,能够真正的一直在精勤于菩提道的人,那个八地菩萨他可以这样做,让你寿命自在,那他就有意义了呐。是不是。这就像救一个人样的呐,是不是。所以同志们呐,通过这个理论上的学习,你们也都应该相信一点,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什么没有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你们被你们的所知障障碍了,想不到,但是实际上是有的。有八地菩萨就有九地、十地、还有报身佛。是不是,他们都能做到呐,如果你真正是一个精勤于佛法,在佛法上能够努力修行的人,你证道了,登地了,登初地了,那你就有幸能够遇到这样的师傅。多好啊,那他真的能成满你的所有愿,只要你是如法的愿力。他就能让你做到,能转变他人的受用,啊,这就是转变他人的受用。)

【五】于生处得自在者——能住于禅定而生欲界中,其禅定力亦不坏失,生欲界已亦不为欲界所染污。(哈,就是我刚才所讲了的啊,他能到任何世界,是不是,到我们这个世界出生,他不受这里的污染,不住胎呐。但是他能变出一个人来。就是至于他变这个人是需要从小朋友变到大,有这个长大的过程呐,还是一下就变成一个长大的人来,他自在。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不受污染。他就是要住胎示现一下,他不从产门出,从胳肢窝里出,他可以自在,嘿嘿,是不是。你看佛陀就是从胳肢窝里出来的嘛。肋下嘛,他为了示现正常一点,呵呵呵呵呵,是吧,他可以不从产道出,他也可以直接出来。是不是,你像莲花生大士,莲花生,那随意,而且来到这个世间,他禅定力不坏,生任何欲界,生天道也好、生人间也好,他生在这里干这些事情,他的楞严大定呐不坏。他心里一直都不动,不坏禅定。你看那里有漏的那些禅定他只能闭着眼睛定在那里,打个盘坐定在那里,他做不得任何事,那样的定就没定头,因为你任何东西都不能做呐。你也不能积累资粮,也不能净除业力,是吧,更不用说那些有漏的禅定啰,我们不追求,是吧。要就得这样的禅定,是吧,嗯,能够生于任何界,不坏禅定。)

【六】于欣乐得自在者——能随自意之所欣乐转变地大或水大等神通。(明不明白,地大水大,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呐,类似的比喻啊。我觉得我身材要高一点就好,那我就高一点嘛,高大些,我身材要矮一点点好,就矮一点啰,我看这一类众生有多高,嘿嘿嘿,我就多高,是不是。哼哼哼,到了人寿只有十岁,人高只有一肘高的时候,那我要去跟他们结缘的话,在那个中间度众生,那你像弥勒菩萨那个时候来就不能太高大了呐,那太高大了那别人看都看不到你呐,是吧。山一样的那个众生怎么听你说话呐?你只有跟他们差不多,显得高大一点点,可以了。然后可以在他们中间活动呐,你才能进他们的房间呐,是不是。你像现在要是有个十丈高的巨人,嗯,成就者,他怎么教化我呐?他进房间都进不了呐,他把一个手指头从这个门伸进来,这个门就挤烂了,嘿嘿嘿,是不是,这个门就烂了,伸个拳头进来就伸不进来了,哈哈,是不是,他人根本进不来,那不行呐,是不是。他要能自在,是吧,就变得跟我们差不多,能进来,就行了,这就是四大能够转变。地大、水大能够转变,自在,嗯,因为为什么呐?他方世界每个世界都对这个东西都有一定的要求,他有生存环境,是吧。不是蓝血人呐,是不是,有的星球上只能生存这个蓝血人呐。他就变成蓝血人,蓝血,红血他就不行。啊,你这个地方适合红血,他就红血,啊,哈哈,是不是。他就自在,八地菩萨。)

【七】于愿求得自在者——随己意之愿乐能圆满成办自他之种种愿求。(那就是种种愿,你什么愿我都能满。所以说,很多人呐,有的喜欢狂妄自大的喜欢吹牛皮,那我能满你所有愿。你能满不啰?这要兑现的呐。是不是。要兑现,不管自己,别人的。当然啰,佛菩萨他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满愿。他有的众生我要想不劳而获,啊,他要一千万,佛菩萨能,绝对是,八地以上菩萨能做到呐,能变上千万给你,是吧,你要多少给你多少,但是这样害了你呐。是吧。所有他这些东西他肯定都能做到,但是他帮什么人呐?帮那些在菩提道的人做到,那样就有意义了,明不明白。佛菩萨只慈悲众生的解脱。所以说你要符合这一条,你所做的事,你的愿望,是符合菩提道的,佛菩萨就给你兑现,否则这八地菩萨乃至佛陀他不帮这些轮回的贪嗔痴,是不是。嗯,)

【八】于神通得自在者——随众生之爱乐能变现无量无边之神通。(那你们就要有智慧呐,说不定这个世界都是佛菩萨变出来的呐,让你在这里学习,明不明白。我们这个世界是普贤王如来净土的中心,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化土,让你在这里修行,啊,让你好好在这里净除业力的。)

【九】于智慧得自在者——于法、于义、于决定语、于辩才等得究竟通达智。(所以有的人要求上师,碰到任何一个上师,他都要求上师啊,辩才无碍,哎,要八地以上呐,七地都不一定,是不是。但是七地菩萨不能做你初业凡夫的师傅呐?绰绰有余呐,初地你都不能依止他呐,你要资粮道以上的人才能依止地上菩萨,是的不啰。他登初地的菩萨,他也做不到辩才无碍呐。他狡辩呐,有些人,是不是。所以说不要追求这个东西,啊,所以要明白追求什么东西。只有努力净除自己的业力,利益自他的解脱。利益自他的解脱就能净除自己业力。是不是。你看你们现在做的不都是利益他人的解脱嘛?是不是,你们只有做好了,师傅才能专心的弘法利生,这不是利益他人解脱嘛?自己就能解脱。追求这个。)

【十】于法得自在者——能以一音声同时为一切众生说法。如契经说,各各众生种性万千差别,名、句,文辞各各不同皆悉明了,其心皆得满足。(你看这就是度众生的方便呐,为什么要成佛咧?为什么要到八地以上呐?度生就方便了呐。那么于这些东西自己也是个检验呐。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个,那你就还没有到八地呐,明不明白。这就是语言无障碍。啊,你想我们现在想依止有些上师,我就着急这个言语不通呐。他讲的话我听不懂呐。但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不会有这个障碍。他不论讲什么话,我是长沙人、我旁边这个人是英国人,我旁边这个人是德国人,左边这个人是德国人,右边这个人是英国人,我们三个人同时听他讲一句话,都能听到自己能懂的语言。我听到的就是长沙话或者普通话,他听到的就是英语,他听到的就是德语。八地菩萨就能做到,是不是.所以说你如果没有做到那你就没有到第八地呐,明不明白,修行人啊,这也是一个检验,啊,你到了你有这个能力了,你就可以庆幸,你到八地了。根本还不要检验其他的什么神通不神通嘛?就是讲经嘛,不论下面坐的是什么人,都能听懂我的言语,没有这个障碍。一音声啊,以一音声发出所有的人都能听懂。哪怕猫啊、狗,众生都能听懂。那狗狗它也呜呜呜、呜呜呜,它也听懂了,它也听懂了,哈哈哈,就听懂了他的名词,讲出来的声音,听懂了。是同类的声音,八地呐。所以说要检验,能够依止这样的上师,那是你,我们追求的,哎呀,是不是啊,能够依止这样的上师就没有语言的障碍了呐。我这么想,我要是能够依止上师就好,但是有的上师是成就者我确实也不能够依止。没办法,言语不通呐,这是很大的障碍,因为通过翻译,翻译就不一定能够准确的了解这个上师的意思了,是不是,简单的翻译可以,有些甚深的意思他就不能翻译了,翻译他要能够翻译出来,他也要那么高的水平。所以啊,同志们呐,八地菩萨,不容易呐,遇到了那就真的要珍惜、珍惜、再珍惜。啊!)

普通众生类之善知识者,其条件可由八种,四种或二种来说明之。(啊,现在就开始讲这个普通众生类善知识了呐,这是大家遇到最多的呐,是吧。也是大家最要感恩的呐。不要动不动我就想八地以上就好,嘿嘿,你没那个资格呐。是不是。你没那种福报呐。等你能够遇到八地以上的菩萨做你的上师,你能够依止了,也是前面这些善知识帮你做到的,你要感激前面的呐。最初的这个普通类善知识呐,你要感激前面的呐。所以啊。)

八种条件者,如《菩萨地论》云:

菩萨善知识若具八相是为圆满。何者为八?

(一)多闻大乘经典,

(二)持守菩萨戒律,

(三)具足修行证悟,

(四)悲心济众,

(五)无有畏惧,

(六)忍耐谦和,

(七)心离悔戚,

(八)善于言辞。(也不容易了呐,这八种条件。)

四种条件者,《庄严经论》云:

多闻离诸疑,能持诸善法,

二门说真如,是为菩萨相,

为圆满法师。”

多闻是说由于多闻广学的缘故,能广大的开示法要。因为智慧广大的缘故,能除众生的疑惑;持守善士之作业故,堪受赞扬。(所以说,听经要有智慧。像前面讲的米拉日巴尊者啊,在尊者传的时候,尊者是要求一门深入,是吧。啊,实修,因为尊者是十地菩萨,知道不,他教导的人也不一样,弟子的根器也很高,他就主张实修。但是人间确实还有很多人需要那种佛学经典啊,广闻博学的,那也具足。但是呐还要具足修行证悟呐。还是要有一定的实修,需要这样的善知识。众生圆满,是吧。这彼此之间不矛盾。不矛盾啊。就看你自己的想法啰。看你自己的根器啰。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啊,思维的初业众生,初业的行人,是吧。那你就需要依止那种博学广闻啰。如果你是那种今生就要成就,啊,要明心见性的,你就想办法去依止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修传派。因为一个人一生精力有限,是吧,嗯,时间有限。)

“二门说真如”是说能由烦恼染污门和清净寂灭门来说明真如实相的道理。(什么叫烦恼染污门和清净寂灭门呢?清净寂灭门是离言说的。就是直指,能让你见到自己的佛性。这就是清净寂灭门呐来说明真如的实相,是不是。同样也能有烦恼污染门呐,是吧,各种文字的知见呐,是不是,他就属于有污染杂烦恼的,是吧,因为文字它讲不明白呐,他就有烦呐。是不是。有烦恼呐,他有局限呐,这就有污染呐。啊,有烦恼,污染。这是以文字也能方便的说一说真如,实相,是吧。)

二种条件者,《入菩萨行论》云:

真善知识者,深通大乘教,

持菩萨胜律,虽逢命难缘,

不舍菩萨戒。”

这是说善知识【的最低条件】,必须深通大乘教义和持守菩萨戒律。(那么这里所说的是什么啊?是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不要忘记这一条的前提啊。是吧。嗯,你不可以以这种条件去套地上菩萨呐。同志们呐,啊,地上菩萨善知识你就不能用这一条去套了啊。嗯。你看看,帝珞巴尊者摄受那洛巴的那么些年,没有讲过一句像佛法经论上的话,是不是。无非就是折磨,折磨他。那是甚至化身佛,报身佛,地上菩萨的行为,你如果一定要用这个去套,那帝珞巴尊者就不具备这个资格了呐。但是他具备了呐。他是深通大乘经要的,但他不是这样去教。因为缘分不一样,他碰到的根器弟子也不一样呐。但是对于这个依止普通众生类的这些初业行人,那么要求就要啊,深通大乘的教义就是都熟悉啰,嗯,也要持守菩萨戒律。所以说啊,任何行人不论你是那个层次,都要严守一个原则,什么原则啊?不要自赞毁他。包括这个自赞里面就包括什么啊,赞自己的道场,赞自己的宗派,诋毁他人,他人的宗派,诋毁其他的上师和道场。啊,也许你这个宗派啊,跟你们讲的是各种各样的经纶,好事情。啊,是在弘扬佛法,是吧,啊,讲各种戒律,经纶。这些善知识呐也很贤善。但是假如有其他地上菩萨也在带弟子被你知道了,他可能不讲这些各种各样的经纶,就是实修,像米拉日巴尊者的道场,你就不要去诋毁,那更加不得了。那其实他那个道场层次比你这个道场人虽然少但是层次要高的多呐。诋毁不得呐。所以人,所有的人一定要牢记这一条。啊,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一条,就是不要自赞毁他。自赞毁他就包括赞自己这个宗派,贬他人宗派。当然你实修法门你也不要去贬低那些讲经论的。他也是弘扬的佛法,他也是在做佛陀教化的事业啊,弘扬佛教化的事业。因为那是应众生的需要。是不是。都不要这样做啊。你显教的不要去攻击密宗,禅宗,啊,是吧。不要去攻击,说他们怎么怎么不好,不殊胜,你的殊胜。学净土的不要攻击其他宗教,是吧,啊,不要攻击其他门派。啊,就你殊胜,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包含了很多东西呐。三藏十二部全部包含在里面了呐。是不是。三根普备更难教。嘿,是不是啊,更难调服。三根普备是更难调服。因为你调服上根人的时候,下跟人可能起邪见呐。麻烦不麻烦啰。嘿嘿。那都是上根人,那你调服这个,那个不会生邪见。是不是。这就是一个没办法回避的一个矛盾。三根普备就这点麻烦。啊。当然啰,禅宗也好,密宗也好,也不要去贬低净土宗。都不要互相诋毁,这都无意义的事情。啊。唯造口业。)

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是:

(一)恭敬与供养,

(二)爱敬并承事,

(三)修行及努力。(哈,你恭敬与供养是什么啊?你是对上师要恭恭敬敬。要有恭敬心,就是要。要供养。那很多人一说到供养那就是要了他的命样的呐。嗯,他出了钱呐。你依止上师你不供养,你不供养上师,那你有什么资格依止呐?这就像到一个学校读书,你要交学费啊。不然凭什么这个老师教你呐?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你来学佛了你就好像供养就不得了呐?是不是。你来学佛就要供养。而且还要恭恭敬敬。你不恭敬这份供养他不要你的。嗯。二、爱敬并承事。啊,爱敬就是恭敬中间还要带一种爱慕呐。为什么啊?你不爱上师,你就恭敬都做得很艰难,你走不下去呐。是不是。因为你是凡夫呐,嗯,你对上师没有情执,生不起情执,你这个凡夫你就会对轮回中的众生起情执呐,是不是。你如果做到真正对轮回中的众生你不起情执了,就可以说对上师不生情执了。那你看看,你对上师生不生凡夫的情执。能做到不?是不是。因为你是凡夫,惯于生情执。如果你对凡夫众生,你的家亲眷属都不生情执了,那你才有资格去说,我对上师没有情执。是不是。因为你是个凡夫,你对凡夫众生都生情执,你对上师如果不生情执,你走都走不下去。嗯,你就会看这个上师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眼。相反,如果你对上师生了情执,是好事情。为什么啊?他是个方便嘛,能让你在上师这里瞧着上师顺眼一点,你心生欢喜,是不是。你看看这个世间啰,最明显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对自己的儿女生情执呐,是不是。什么都是自己的崽女好。自己崽女哪怕长得是个丑八怪,他也是最美的,这个世界上我的崽女最好。你看,他明明是个弱智,他要说他是个朴实,嘿嘿,他大巧藏拙,是不是。明明是个祸害,是个闯祸精,这小孩将来有出息。我的小孩啊,因为是我的。他闯祸,聪明。胆子大,将来能干大事。那将来他干什么大事啊?闯大祸,嘿嘿嘿,是不是。他因为他看他的小孩有情执,什么都看好。啊,他根本不会看,凡夫不都这样嘛。有句俗话是:崽女是自己的好,夫妻是别人的好。凡夫就是这样子的。你如果不是这样子了,你才有资格说,我对上师不生情执,只有恭敬。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如果只有恭敬,而没有爱敬,那你依止上师,依止不久。你就要翻出去,爱敬并承事。承事,心态呐。承事自己甘居下位的心态呐。是仰视上师的这种心态去跟上师做事呐。承事。是吧。承事,以下承上呐。是不是。嗯,还要修行及努力。上师教给你的法和教言,你必须实践。下面是冈波巴大师的解释。)

“恭敬”是说要对善知识常行礼拜和周匝绕行;他行近的时候要速即起立,近他的身旁时要躬屈身体;以诚挚的心情在适当的时候讲话(啊,要适当的时候讲话呐,而不要纠缠呐。他不愿听你讲话的时候你就不要讲呐。那样就不叫恭敬。嗯。)和以无厌足的心情时常瞻仰其慈颜。(瞻仰是什么啊?是自己处在下位呐。)就像持宝商人【nor, dzans】恭敬其师一样。《华严经》云:

以无厌足心,频视善知识。

这是什么理由呢?因为善知识实在是难见、难出、难遇的缘故!(善知识难得出呐,难得出世呐。出世了你也难得遇见呐。是不是。)

“供养”是说要以与法不相违的食物、衣着、垫褥、医药、珍宝等财物象常啼菩萨一样的不计身命去承事供养善知识。善财童子说过:“佛菩提是由供养善知识而获得的!”(是吧,你供养才能教你呐。你才有恭敬心呐。)

“爱敬”是说要视善知识如佛,凡有所训皆不违越。对善知识要仰慕、敬重和敬信,就象那诺巴大师依止【谛洛巴】上师时一样。(这种要求就更高了。是不是。像我前面说的,一种方便,对治。啊,假方便来对治你贪爱世间的,因为你是个凡夫嘛。肯定会起情执嘛,是不是,那么对上师生情执是种方便嘛。嗯。这就像大宝法王见到一个欧洲的一个女士,那女士说,一见就爱上大宝法王了啰。大宝法王说这是好事。殊胜,为什么,凡夫如果不爱大宝法王,她就不会呆在大宝法王身边,也不会去听大宝法王的教育,也不会觉得大宝法王什么都好。是不是。就很难生起恭敬。当然通过努力,要做到像那洛巴对帝珞巴,像那洛巴尊者对帝珞巴尊者那样,当然你不能要求他一下做到呐。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爱,他呆都不会呆了呐。是不是。你们会呆在,长时间的与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在一起呆很长时间不啰?做不到呐。你是强迫自己呐。是不是。以利乐心去做呐。但是如果跟你们啊,爱的这些家亲眷属,轮回中的家亲眷属你们还真难舍弃呐。怎么也难舍弃。啊,是不是。那你要是爱的是上师,那就是好了呐,那你肯定就不会舍弃上师呐,你会愿意呆在上师这里呐,方便,啊。)《般若经》云:“你应该对善知识竭尽全力的去敬重、爱惜和净信!”某些时候当善知识以善巧方便来行动的时候,应该摈弃自己的邪念,并特别努力的去生起净信,就像《入法界品》中无厌足王的故事一样。(就是不论善知识以什么善巧,做什么事情,你就要应该摒弃自己的邪见,啊,邪念,是吧。哎呀,方便对凡夫的说法。你看你崽啰,是不是,什么都好,是不是。那些做母亲的啊,看到自己的老公要是喜欢了另外一个女的啰,他会气的要死,是吧。嫉妒,生嗔恨,扯皮、打架。但是看到自己的崽如果是有几个女孩子在追求他啰,好骄傲。嘿嘿,是不是。是不是。哎,这些做母亲的心就是这样子的,凡夫心就是这样子。如果你能改过来,对上师也是一样呐。是不是。所以说为什么要对治呐。这就是心量大了呐,转心量大的方法,要你一下子心量大,你做不到,是不是,那你就把对儿子的这份爱转到上师身上来呐。哎,我的上师好帅,那啊,好多美女追她,嗯,感到骄傲。这就是对治你们狭隘的这个女人心呐,对不对。明不明白。所以说,这个情执就转为道用了嘛。那我对上师我没有情执呐,当你没有情执的时候,你看到上师,哎呀,又摄受了女弟子,你就很容易生邪见呐。他是种对治的方便。知道不知道。上师有很多这样那样各种各样的因缘。啊,因为上师是属于众生的呐。众生,即是所有有缘的众生,那你如果不这样做,你的眼识就会不清净,就会生邪见,生邪见就会堕地狱的,堕阿鼻地狱的过患,那何必呐。所以说依止上师不容易,所以上师也不要求别人依止,啊,上师不能要求别人依止。要希望别人依止,但是并不要求,因为你做不到,你会生邪见。是不是,一生邪见就堕阿鼻地狱,那何必,还不如不依止。所以啊,把这些东西转过来,你贪爱你的轮回的众生呐,就是说起你的崽啊,啊,好帅气。说起你的女,咿呀,好多帅哥追她。是不是。好多帅哥追我女,好骄傲呐。嗯,我的女最漂亮,但是要是好多男的追你老婆,那你会烦死,那天天背把菜刀在身上。谁多看我老婆一眼,老子就来脾气,嘿,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呐。男的就是这样子的。是不是,这个东西要转变过来,是种方便,当然如果能像这里讲的,要像那洛巴、帝珞巴,那更加了。那就无条件呐,嗯。)

“修行及努力”是说从善知识而得听闻、思惟和修持佛法,由闻、思、修三门努力的去行持乃能使善知识欢喜。(你按他的做了呐。你依止哪个上师,你就按哪个上师教导的去做。而不要你依止这个上师,又按那个上师讲的经去做,就不如法。而万一那个上师讲错了,就令你依止的这个上师不欢喜呐。当然也有可能是你依止的上师错了。你听的那个上师讲经他是对的,那同样也不欢喜呐。是吧,因为你这个依止上师是你依止错了,但是他认为是对的呐。他要你按他这样做呐,你不按他这样做,你就不要依止他嘛。那你不依止他,你就不要按她讲的去做。啊,这是个原则。)《庄严经论》云:

从师修学时,依教奉行之,

令彼心欢喜……”(因为你只有按他的做了,他才真正的欢喜。嗯,包括这些教言呐,包括要你们心量大呐,啊,包括要你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净除自己的业力,啊,积累自己的资粮这都是,你们照做了,上师就欢喜。)

因为,要使善知识欢喜,自己才能趋入佛道,(知道不,所以善知识他就是帮助你趋入佛道的嘛,教育你早日踏上菩提道呐。啊,他欢喜了就会高兴,愿意讲啰,多讲啰。他不高兴,他就不愿意讲了呐。是不是,所以你要令上师欢喜呐。你让他欢喜,他多跟你讲一讲。你让他不欢喜,他就不讲了。是吧。你看对于有的有缘,是吧,前几天,我对我那个姐姐,是吧,我建议他年纪大了,多看中医,得了那个糖尿病嘛,看中医,她马上就是反驳,那我不看中医呐。她这一说那我就不说了啰。你让我不高兴呐,你让我不欢喜呐。这种态度是不是,我就不说了。我就闭嘴了呐。是不是。所以说让善知识欢喜他就多讲,把道理告诉你。你这下我连道理都不会讲了。为什么要你多看中医,是不是。嘿,我就不讲这个道理了呐。嗯。)故《入法界品》云:“若令善知识欢喜则能获得一切佛菩提。”

向善知识求法,第一步要有适当的准备;那就是首先要具足菩提心。(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请讲经说法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要具足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嘛。就是能让别人听到,更多的人听到。嗯,要努力去这样做。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这个发心,心量太小。自私的嫌疑,是吧。)第二步是要把自己作为病人想,把法作为药物想,把上师作为医生想,知道自己如果努力去修持佛法,就能够治疗宿疾。最后应该设想自己是一个孔口朝下的器皿或无底之瓦罐,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就是改正自己的缺点。第二点就要警惕了呐。很难做到呐。这些请上师讲法的人呐,你要把自己做病人想呐。就是因为没有把自己做病人想,所以坚持不下去呐。是不是。啊,就生骄傲了呐。如果你认为这个上师是个医生,你又是个要死的病人,你没有治好病之前你会离开这个医生不啰?你们去看看那个重病者求医的心态啰,求名医的心态,特别是,啊,那就会听话呐。守在那里呐。还会为了一个好玩的东西跑掉不啰?一个把戏,那里来了个马戏团,在那玩魔术,变杂技,耍杂技。我病不看了,不听这个医生讲了,我走了,不会这样。之所以这样就是没有把自己做病人想。但是啊,这些众生呐,其实都是一些病入膏肓的人呐。很难治的人。嗯,你看你们对世间的贪爱有好重啰。这病入膏肓呐。真的是没办法,你还这个时候不重视。你不把自己做病人想,上师跟你开的药你就不会吃,你会应付,敷衍,啊,敷衍上师。是不是啊。然后还要改正这些缺点呐,就是毒液要流光呐,是不是。毒液流光就是把自己的缺点改正。上师说我这样不好,那我就不这样做。上师觉得我这个不足,坚决的要让自己的这个具足起来。啊,上师觉得我这个能力需要增加,啊,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那我就改正呐,就要做呐。老是屡教不改,那你就一不令上师欢喜,二个也没把自己做病人想呐。啊。提高一些积累资粮的能力,只会让你积累更多资粮呐。你不提高,你没有能力拿什么去积累资粮呐?是不是。)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入法界品》云:

菩萨若为善知识所摄则不堕恶道,若为善知识所护则不为恶友所诱,若为善知识所佑则于大乘法得不退转,善知识善护念诸菩萨必能速疾超离异生位……”(嗯,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呐?依止上师呐?你依止了,上师就摄受你呐。是吧。上师就保护你呐。那上师就不会让那些恶友到你的身边来呐,因为上师这里不收恶友呐,他不会随便收人呐。他教导的道理,你就不造恶业,就肯定不堕恶处呐,是不是。你还要净除你恶处的那些因呐。肯定就能够让你不堕恶道呐。啊,你看你们都有可能落地狱、变畜生,当恶鬼,是不是,那上师教导了你们就照做呐,就不会了呐,净除了那些因,就不会去了呐。没有善知识在你身边保护着你,那经常就会有恶友来找你呐,他就引诱你呐,啊,走啰,走啰,走啰,先到卡拉OK啰,然后到夜总会啰,然后找小姐啰,然后喊人打牌啰,赌博啰,吸毒咯是吧,就是这些呐。恶友,浪费你的光阴,是不是,把你的身体搞坏,你在上师身边就不会被这些恶友引诱了呐。善知识如果护佑你,啊,他就不会让你生退转,于大乘法不退转。因为善知识他总是要鼓励你们帮助别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别人获得。心量小的让你心量大。是吧,贪恋重的,让你看破放下,等等。是不是。那你就于大乘法不退转呐,那多好呐。你没有证到八地菩萨,不退转之前,就靠善知识护持呐。护佑,保佑你呐,不退呐,于大乘法不退呐。是不是。就是说,善知识你依止了,作为上师依止,依止上师,做到了这点,他就能让你一步步进步,直至成佛呐。)

《般若经》云:“善知识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能速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吧,没有善知识护持呐,护佑呐,护念,就是善知识护念,一是保护,而是心里挂念着你呐。嘿嘿,你就得不了这个三藐三菩提呐,是不啰。)

括号内文字为上师口述,括号外文字为作者原文,*字号之间为原作注解,所用版本为张澄基老师所著《米拉日巴大师集》简体横版。

本文为三昧禅院所撰,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址:www.sanmeichanyuan.com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iputi

搜狐博客地址:http://sanmeichanyuan.blog.sohu.com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sanmeichanyuan.com/?p=2123 | 三昧禅院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