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所以心变了,境也变了。知道不?所以说,无论任何的,何事何物都没有恒常的、可信、稳固的。所以我们只要管自己的心,你自己是个道心,你就感召道缘。如果老是个凡夫心,你就跟道缘不相应,只会感召轮回缘。
特别是我们在自己所住的城市、村落、寺庙等之中(这个我们看到的长沙一天十变。是吧?)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前财产丰厚、兴旺发达之人,现今也有沦落衰败甚至家破人亡的现象;昔日穷困潦倒、势单力薄之人,如今变得财运亨通、势力雄厚……这些现象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也是如此,历代宗亲祖辈父辈全部相继过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我们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没办法知道。)
许多人前些年财势圆满犹如人间之庄严,可是今年却只有名字留在人世。现在有钱有势、众人羡慕的富豪,明年的此时或下个月还在不在世谁也不知道。乃至观察观察自家牲口圈里的牛羊狗等,以前已死去多少,现在又剩下多少,这一切最终又变成了什么样,都不超出无常本性。百年以前在世的人们如今没有一个未死而遗留下来的,现今南赡部洲的所有人在百年之内也会一个不剩地全部死亡。
所以,内外器情所摄的万法当中,恒常坚固的一事一物也不存在,可以概括为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所以一旦我们常处卑位都是有这样的道理在啦!因为常处卑位的人就不会堕下了啦。让我们的心,妄心、分别心、七七八八的乱心全部死去,那我们也不会死了啦!只有死人就不会死了啦,如果你真能做到跟死人一样,那你就不会死了啦!)此外,亲怨、苦乐、贤劣及一切分别念也都是无常的。(注意这里啊,一切分别念都是无常的啦!)
生际必死:无论是任何人,即便他高如天空、厉如霹雳、富如龙王、美如天仙、艳如彩虹,可是当死亡突然到来之时,他也没有刹那的自由,只能赤身裸体、赤手空拳地离开人间,只能在对财产、饮食、亲友、部属、弟子、仆从等眷属所有受用依依不舍之中抛下一切,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而去。纵然是数以千计僧人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僧一徒,(上师执着你是他的弟子,这是一种错误。但不是从三昧耶戒和供养上说的啊,是从《金刚经》的角度说的。)即便是数以万计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奴一仆,哪怕是拥有南赡部洲一切财产的主人也无法带走一针一线,就连自己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必然要舍弃。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身着绸缎、口饮茶酒、地处高位、美如天仙,但他们的身体死后也只是一具尸体,东倒西歪地放在那里,令人见而生畏。(所以对肉体的贪恋啊,一定要修不净观。对肉体贪恋重的人啦,一定要修不净观。再美的肉体呀,变成尸体之后放在那里就会腐烂啦。是吧?你们现在是个标准的鼻子,到那个时候就会烂掉变成塌鼻子。你现在再挺美的乳房,变成尸体腐烂之后,那个乳头不知道掉到什么地方去啦,变成了一个洞,上里住了好多蛆。有什么好贪恋的啊?)如米拉日巴尊者言:“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人死以后,他的尸体被绳子捆绑,用布幔遮盖,以土石垫靠,生前用的碗也被扣在他的枕边,(这种将死者生前用的碗扣在他的枕边是藏族民俗。)无论活着时是多么端严可爱,到那时都将成为悲惨至极、令人发呕之处。以前在世时躺在层叠舒适的床上,身穿温暖羔皮,头枕柔软皮毛,甚至睡觉醒后稍有不适,也要翻来覆去。但死后,只是在身下垫上一块石头或者草坯,头上布满灰尘。当今,有些一家之主认为: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那我的家人或者挨饿受冻而死,或者被怨敌所毁,或者为大水溺死,因为现在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和幸福等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们绝不能没有我。可是,这些人死后,他们的亲人将其尸体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丢到尸陀林,之后便心安理得了。(哪个亲人,你再爱的子女、再孝顺的子女,他总不会抱着尸体过日子吧?他抱着你的尸体不埋不烧,把你的尸体摆在床上跟他一起睡着,等着发烂长蛆,他也不嫌弃,有这样的人吗?没有啦!神经病中可能有,太颠倒了!)人在死亡的时候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助地漂泊在中阴界,当时所能依靠的唯有正法。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勤修正法。(早知道早就依止佛法啦,何必等到那个时候咧。只有正法才能救你啊,在中阴漂泊的时候。是吧?)对以上道理要反反复复思维。
积际必尽:同样,一切积聚终将散尽,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是统治南赡部洲的国王,也有沦落为乞丐的时候。许多人上半生受用圆满,下半生却因弹尽粮绝而饿死;有些人去年拥有数百头牦牛,但遭到大雪或其他灾难,今年沦为一贫如洗的乞丐;昨日是地位显赫、腰缠万贯的富翁,也有被仇敌毁得一无所剩,今天成为乞丐的……许许多多我们亲眼目睹的事实足可说明,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一定要慷慨布施。(把财产广种福田啦!你们想想看,你们现在就是拥有的财产,以前不是也没有吗?是不是?它是突如其来而来,因缘来的。那么它是因缘来的就会因缘而散啦,不可能永远拥有的啦。但是现在你们拥有了赶快种资粮,才是聪明的啦。)对以上道理,我们要再三深思熟虑。
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终将分离,某地的大市场或大法会虽然集聚了来自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人,最终也都会各奔东西。尽管现在我们中的师徒、主仆、施主福田、道友、兄弟、夫妻等彼此慈爱,和睦相处,但最终无论如何也无法不分离。(但是有一条,金刚师兄弟如果对上师信心具足、发下的愿力具足,那么菩提道上我们还会再相聚。)如果突然遭到死亡或偶然性的恶缘,那么当下就会分道扬镳,这些都是没有固定性的。现在朝夕相处的道友、家人等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各奔前程,所以彼此之间千万不要怒气冲冲、恶语中伤、争吵不休,甚至发生大打出手等现象。(不要去争吵,要跟所有相处的人恒怀珍爱,友好相处。)应当想到大家不一定能够长期相处,很快就会分离,因此在极为短暂的岁月中理当互敬互爱,和平共处。如帕单巴尊者这样说道:“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这是指轮回中的这些因缘。不是指那种坚固不坏的、以三昧耶戒、誓言、皈依的那种师徒,金刚师徒、道友的这种金刚缘。越是这种金刚缘,长期在一起,更加应该珍惜啦。是不是?
堆际必倒:一切修砌成的建筑都将土崩瓦解。从前,繁荣昌盛的村落及寺庙都有贤德之士管理和住持,可是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废墟,而且已经变成了鸟窝雀巢。比如说,天子赤松德赞时期,由幻化工人修建、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开光的桑耶三层宝顶宫殿也因遭受火灾而毁于一旦。(你看,大圆满只是说以幻化工人,它并不是说修那个宫殿的人就是幻化工人,我们看到的周围的一切人、众生其实也都是幻化的。)法王松赞干布时,如尊胜宫般的红山宫殿,如今已片瓦不存,连基石也无影无踪了。我们对现在如同虫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庙等如此珍爱耽著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用用可以,但是不要执着它,不可执着。)而要追循噶举派诸前辈大德的足迹: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住岩洞,与野兽朝夕相伴,将衣食、名誉抛之脑后,最后彻底依止噶当四依处,也就是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应当诚心诚意思索、观想。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其实,我看我们很有可能就按这个法来做。因为我们有上师加持、有护法安排。我们说不定就要背井离乡啦,奔赴异地搞完之后,居住岩洞啦,与野兽为伍。哈哈哈!这才是我们要走的路啊!我估计,如果我弘扬的是正法,我走的路正确,那就会按照这样子咧。你们在猜,师父,将来这道场怎么办?这道场往哪建呀?我们经常是这里转那里转,师父也打打妄想,最后可能是弘扬利生搞完了,住岩洞去。哈哈哈!住岩洞去,那就不知道有几个有这个福报和资格啦!
高际必堕:高高在上的地位、英勇无比英勇无比的军队也都不会常存。举个例子来说,我乳轮王是统治四大部洲的金轮王,同时又主宰了三十三天,与帝释天王平起平坐,(与帝释天一样就是玉皇大帝、上帝那样的。)在与阿修罗交战的沙场上无往不胜,但最终他也是一落千丈,而在贪得无厌之中死去。如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发现,一国之君、宗派教主及地方官员等凡是有权有势、拥有高官厚禄的人,也没有一个能始终如一地稳坐其位。去年为他人判刑的法官,也有今年锒铛入狱而成为阶下囚的,这种现象可谓屡见不鲜。无常的地位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必须修成无衰无退、人天应供、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只有获得那个的果位才能没有衰败。)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必须认真观想、深入思维。
亲与怨也同样是无常的。从前,嘎达亚那尊者前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抱着儿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并用石头击打正在啃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本是施主父亲的转世,那条母狗正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转生为他的儿子来偿还宿债。(其实说句实话,不需要用神通观察。能被你吃的鱼,肯定是跟你有缘的众生。但是哪个有缘众生又没有做过我们的父母呢?正知正见都可以断定。)如此洞晓之后,尊者说了这样的偈颂:“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如果以正知正见去观察,世间这一切都是稀奇的。世间这一切都是这样子的。我可以肯定婕婕前生的某一生杀过你,我也可以肯定炎子前生的某一生杀过我和高玉美啊,前生的某一生。但是同样也可以肯定她们前生的某一生也做过我们的父母,也非常的恩爱。这就是世间众生的一种无常。知道不?所以执着也没必要。是吧?)今生今世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们,也有后来变成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互相交亲,情投意合非同寻常,这种现象不在少数。相反,就算亲生父母、骨肉同胞,也有为微薄财产受用而怀恨在心进而互相残害的。即使是夫妻或亲属,也有因为暂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反目成仇甚至自相残杀。由此可见,无论是亲友还是怨敌都是无常迁变的。所以,我们应当怀着慈悲的心肠爱护所有的众生。(亲不可以执其为亲,怨不可以执其为怨。如果你执着那就是愚痴,不执着就有了智慧。)
苦与乐也是无常的。有些人上半生富裕快乐,下半生穷困潦倒;也有些人上半生痛苦不堪而下半生幸福美满;(像我就是上半生稀里糊涂,干点世间法,不幸福。下半生呢?弘法利生,很幸福。虽然有的时候弘法利生弘得脑壳痛,也幸福。幸福啊!所以,苦乐是无常的。)还有些人上半生身为乞丐而下半生变成国王等等。比如,米拉日巴尊者的伯父,上午(为儿子)迎娶新娘而大摆喜宴,下午房屋倒塌而痛苦哀嚎,悲惨的情形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然而不同的是,为了求法,尽管暂时历尽苦行、饱经沧桑,但终会苦尽甘来,最后将获得无上安乐,(你们在这里学佛修行,暂时感受点痛苦,还没有吧?还就只有某一个人,有时候感受感受痛苦,大家还没有。要是你能获得修行上的成就啦,最终将获得无上快乐。)就像往昔出世的诸佛以及米拉日巴尊者等前辈那样。
有些人通过造罪而积累受用,虽然暂时获得了快乐,但终究会感受漫无边际的痛苦。例如,从前尼洪国家,最初七日天降粮食雨,接着降了七天的衣服雨,之后又在七天中降下珍宝雨,最后降下土雨使所有的人葬身土下,死后转生到恶趣。(这个故事说得很好啦!好东西要适可而止。越来越好那就是要接近死亡了。头几天下了粮食雨,知足的话,我就利用第二个七天,赶快找个洞,把那粮食贮存起来,自己也住到洞里面去,挖好防空洞,我就不要后面的衣服雨和珍宝雨。因为下珍宝雨之后,接着就是下土雨了,就把你埋了。是吧?知足就能获得幸福。再贪一点,拿了衣服雨之后,捡了粮食衣服,够了啦,赶快走。其实,珍宝这个东西呀,不好。珍宝啊,凡是一切与你的基本生活,不是必须的,都不可以贪执,贪执它,必有其害。圣人、老天都不忌讳人取得必须的衣食,是吧?但是人如果贪执,过于得贪执,你生活必须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利之所在,其害必所趋,害就会跟着来啦。)因此,对于无常的苦乐,我们不要患得患失,(哎!我没捡得到珍宝啦,可以捡一粒不?一粒就十粒,十粒就百粒,你会贪多,不走哒。啊,赶快捡、赶快捡,你最后埋掉啦。)而应当将此生尘世的一切幸福受用弃如唾液,为了正法甘心情愿地承受身体的苦行及精神的磨难,追随佛陀及前辈大德们的足迹。(这里指的是一切幸福的受用啦,唾唾液啦。衣食呀,基本的、吃饭的还是要吃啦,不能说,你没有本事,你就饿死了啦。所以知足。修行人一定要戒贪。所以说,阿底峡尊者说:“布施之最就是无有贪执。”你只要不贪执,就行啦。不贪执啦。像老黄不贪执了啦,你多余的钱就可以用来弘法利生、积资粮。黄敏久依然如是啦,龚蜜也依然如是啦,张弦依然如是啦。基本生活有了,有饭吃、有衣穿,过普通的生活。当然啰,你如果要穿得像袁家岭广告上那样的,一万块钱一套的西装,好像是十万块,还是一万块,我不记得了,起码是一万块钱以上的西装啰,打那个广告咧。那一万块钱一套的西装,我去穿干什么啰?我穿一套一百多块钱的、几十块钱的,足够了啦!顶多出入上流社会,你穿一千多块钱一套的西装,就很好了啦,就很笔挺了啦,要什么一万块钱的西装啰。一万块钱?穿一千块钱的,对于修行人来讲都是多余。穿几十块钱的衣服就行啦,普通的衣服就行啦。一万块钱可以买好多粮食啰。按现在两块钱一斤的米,我可以买五千斤米。五千斤米吃好久?一年按二百五十斤米算嘛,二十年的食粮。有二十年的食粮成就了咧!一万块钱我成就了咧!我买这西装,穿给谁看啰?对于修行人来说,不可以贪执这些东西,这多余的我不要。)对上述道理,我们要真心真意地思维、观修。
好与坏同样是无常的。从世间法方面来说,能言善辩、知识渊博、机智勇敢的人们,也有一败涂地的时候。此时往昔积累的福德已经耗尽,思维颠倒,万事不顺,受人挖苦而暗自神伤,常常遭到别人欺侮,以前仅有的少分功德似乎全部荡尽,已是一无所有。(像过去那些武将,三国时候的那些武将,所拥有的力量和武艺都是福德咧,天生的福德咧。像吕布,天生福德、天生神力,但是恶业现前的时候,那也是空的啦!别人在那个睡阁楼,他的手下,在他睡着的时候把他捆起来,献给曹操,还不是要死。是吧?他不会在你清醒的时候搞你啦!是吧?就是这样的。因果。随你多大的力量。那目犍连尊者的神通都抵不过业力啦。所以说,只有不造那个业。什么神通都不要,我就不感召那种果报啦。那我要什么神通呢?我要神通,我是替众生谋福利的啦。)与之相反,也有许多人以前无有智慧,见识浅薄,往往被人贬为骗子、虚伪者,后来当他们获得了财富、受用时,便赢得别人的信任,被看成是精明能干、见多识广之人。正如俗话所说的:“狡者年老成主人。”
从出世间法方面而言,有这样的俗话:“具证年老求学问,舍士年老积财物,法师年老成家长。”(有的人年轻的时候,他具足了证解。但是又糊涂了、迷失了。由于没有生起定解,年轻的时候还有力量,还有禅定啦,见到一些境界啦。他到老了反而糊涂了啦,为什么呢?他那个具证啦,所证的境界啦,是一种福报所致,前生宿业感召。有很多神通啊、境界啊是宿业感召。比方说,你念修某本尊,或者观修某佛像。念修某本尊的时候,某本尊现前。观修某佛像的时候,见到佛像。这都是过去身、累世念修本尊所累积的资粮,感召现前,并不是你真正实有的,所证的功德。那么到老的时候咧,这些功德、福德享用尽了啦,甚至你还可能造些口业啦,没有啦,还去求学问啦。具证年老求学问:他又到经文里面、到外面去参访,求学问。舍士年老积财物:本来年轻的时候,他还能够仗义疏财,到了年老的时候,感慨,那还是要给自己存点钱,人老了,没钱哒。他到老了反倒贪执啦,是无常啊。法师年老成家长:法师带弟子,刚开始还能够知道,正知正见,他没形成定见呀,什么正知正见啊?就是无有能度的众生,也没有能度众生的法师呀,他没形成定见,到老了之后,弟子多啦,跟久啦,他就变成家长了啦。亡失了这些正法之后,又管理一大部分弟子,那不就只是个家长。是吧?明明是个出家的庙子,你在这当主持或当家师,那你带领的人必须走的是解脱道,必须时时刻刻记得要舍弃今世。不,他把这个庙子当成他的家啦,不断的为自己这个庙子,累积财富,其它的庙子就不管,其它弘法利生的道场,他也不去支持,把这一切执为己有。我的庙子里的这些徒弟,那就是我的弟子,其它庙子不行,其它庙子在这里只是挂单,挂完单我不管是不是自家人。这样当家,你变成了家长,出家人变成没出家了啦,那庙子就变成家里,就变成俗世的家,只不过是个大家,比别人家多几个人脑壳而已啦。是吧?没用的啦。)许多人虽然上半生是抛弃一切世间琐事的舍事者,(上半生舍弃世间,但是他没有舍弃世间八法。他只是舍弃世间琐事。)下半生却努力积聚财物;也有上半生是为人传法的阿阇黎,下半生却成了猎人、窃贼或强盗;还有些上半生是持戒清净的戒师,下半生却子嗣成群。(讨老婆,生了很多小孩。学佛就是要功贵有恒。)反之,有些人上半生唯造恶业,下半生唯一修持正法而获得成就,或者即使没有获得成就但也已经皈入佛门,死后往生清净刹土。(所以说,进佛门目的还是要获成就啦。往生清净刹土是属于那种虽未获成就的、遗憾的、退次一等的死后往清净刹土。)所以,现今的贤劣显现可以说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现象是始终不渝、牢不可破的。可是,有些人偶尔生起一点点出离心和厌世心,只是装模作样地修行似是而非的法,世间人也将他看作是了不起的人物,后来又有了施主和弟子在足下恭敬顶礼,这时他们本人没有详细观察自相续,反而真的认为“我已如何如何了”,(我们认识的熟人当中有这样的人啦,是不是?所以上师这个位子,不好坐。因为你要比弟子更加谨慎、更加精勤的详细观察自己的自相续啦!否则你会被弟子害了。你想度弟子没度得成,反倒被弟子度了啦。是吧?别人恭敬,刚开始是无常的,你认为恒常实有,就算是别人真心恭敬,你作为实有,那都错了啦。)以傲慢蒙蔽相续,内心飞扬浮躁,一反常态,而认为“我什么事都可以做了”,这种人真正是鬼迷心窍、着了魔。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所以人啦,要痛戒就是我慢。如果一个人不把我慢戒除啊,他就很容易入魔,他根本不会受人恭敬赞叹。为什么?对于有我慢的人,或者是我慢很重的人,你去赞叹他,那是害他。众生都有我慢啦,所以世间法上,就流传了这样一句俗话啦,“将欲毁之必先成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要毁掉另外一个人啦,他不是直接先去毁他,先成就他,把他堆起来、抬起来、高高抬上,然后再让他跌下来,将欲毁之必将成之。为什么?因为他受不了,他我慢太重,你去恭维他啰,就是去成全他嘛,最后就毁了他。因为我慢越来越重啊,他本来只有一点点我慢,还只是在家里,指手画脚,多了几个人恭维他,他就自认为什么事情都能做啦,就无所顾忌,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敢做。我成了一村之主了啦,我们这个村子这个族的,几个村子、几个乡,我都算老大了,有了几十上百人,听我的话啦,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啦,街头闹事。他就不知道还有比他更厉害的,福报更大的啦,国王啦、省长啦、还有法律啦,这些力量更大啦,福报更大了啦,就会惩罚他,消灭你。就是这样子啦!将欲毁之必将成之。先把他推出来,让他成为一个一千人的头目,他就会带着这一千人去闯祸啦。特别是我慢很重的人,是吧?你看看,我后背有一千兄弟,哪个敢惹我啊?敢惹我,我就带着这一千兄弟冲出去。你带着这一千兄弟冲出去,拿的还是刀枪棍棒,那边一百人拿着机关枪就把你干掉啦。哈哈哈!是吧?你还有什么别的本事啰?真的不能生傲慢心,特别是修行人,首先勿必要断除的就是我慢。所以包括你们任何人,真的要谨慎,最要谨慎的就是我慢心,千万不能让它生起。包括我。
在尚未断除我执,没有生起无我之智慧获得圣者果位之前,贤劣的表象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应当恒时修习死亡无常,审察自相续的过失,常常身居低位,生起厌世心与出离心,三门寂静调柔、(这个人我慢一净除啊,他三门就调柔了咧,他就柔顺了咧,知道不?而不是那么刚强咧,说不得、讲不得,那就是我慢、我执很重的人啦。)谨小慎微,观修一切有为法皆为无常,思维轮回的痛苦,恒时处于强烈的信心和深深的厌离心之中。(你们的厌离心啦,才厌离自己的我慢、我执啦。不要认为我厌离了这个房子、厌离了这份工作、厌离了烦心的这些琐事就是厌离了啦。不是啦。真正要厌离的是我的我执、我慢啦!要厌离这些东西啦啊!要望着自己,我怎么这么重的我执我慢啰?要望着自己这点讨厌啦。这才是真正的厌离心啦。我怎么情执这么重啰?我怎么这么贪恋啰?厌弃自己的这些东西,这个人就有救啦!)如米拉日巴尊者亲言:“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我们也务必要依此而实地修行。否则,由于暂时的分别念是无常的,根本无法确定将来会变成怎样。从前有一人,由于密友成仇、众叛亲离而步入佛门,经过一番修行而成了一位了不起的比丘,风心获得自在,可以在虚空中飞行。(神通来了吧!境界来了吧!虚空都能飞啦。)有一天,他在供施食子时,集来了许多鸽子。此人心想:如果我有这样庞大的军队,就足能消灭那些敌人。由于当时的恶念没有转为道用,导致他后来还俗成了军队首领。(真的率领军队了啦!所以谨慎自己的心念啦!起心动念中间就要审慎因果啊!尤其是你在成就修行有一定的力量,这个念头感召的因果,很厉害的啦!是吧?) 同样,暂时依靠良师益友的助缘,使我们拥有了修法的时机,但是,凡夫的想法没有恒常可信的,所以应当夜以继日勤奋修法,活到老,修到老。(这句话是指什么啊?就是指在你修行过程中间,获得暂时的善念和生起暂时的一些智慧和出离心,都是不稳固的啦!就是你对上师的恭敬心都是不稳固的啦。是吧?所以,只有日日不断的专注、反省自己,我的我慢生起来没有,我厌离了我自己的我慢没有,我的我执、情执厌离了没有、舍弃了没有,要活到老修到老。因为它是不稳固的啦。是因为得到上师和善友的助缘啦。你才有一点点进步,但你的进步不稳固啦。不是说你没有进步,你高玉美也有进步,但是你进步不稳固啦,一下进一下退、一下进一下退,希望你获得稳固的见解啦。是不是?) 对于以上道理,一定要认真观想,深深思索。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部分括号内文字为上师开示)
本文由三昧禅院所撰,转载敬请保留出处
三昧禅院网站http://www.sanmeichanyuan.com
三昧禅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puti
最新评论
把每一片花瓣放在旋律中畅想[
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
博主文笔工夫不错,分析的很透
能得到你的支持是我的荣幸
文章我喜欢的,我下次还会回来
不错,很好,经常来看的,潜水
看文章要留言,呵呵
过来围观一下,留个言